新華網濟南6月25日電 山東省菏澤市近幾年連續發生旱澇災害,受災群眾較多,當地政府探索實施的“萬只羊減災救助工程”,收到了既救災又救窮的良好效果,目前這項工程已幫助8萬多貧困農戶走上了自我發展之路。
菏澤市是山東省欠發達地區,近幾年頻繁發生旱澇災害,全市有16.7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為解決災區和貧困群眾的生活困難,菏澤市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但傳統發放救災糧款的救濟方式只能暫時解決部分群眾的燃眉之急,救災而不能救窮,形成了“年年救濟年年窮,年年貧窮年年救”的被動局面。
從2003年起,菏澤市變單純政府救濟為社會救助,變被動生活救濟為主動生產救助,發揮當地群眾飼養青山羊的傳統優勢,實施“萬只羊減災救助工程”,由市、縣區政府投資500多萬元,在9縣區建立了山羊培育基地,首批投放1萬只母山羊,發給第一批貧困戶飼養,第二年從每個貧困戶母山羊生下的羊羔中再收回一只母山羊,發給第二批貧困戶飼養,以此類推,循環推進。
如今,“萬只羊減災救助工程”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廣泛好評。借助社會捐贈、單位幫扶,菏澤市在三四年時間籌措了2000多萬元,發展山羊40多萬只,幫助8萬多貧困戶走上了自我發展之路。(記者王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