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新華網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許曉青 仇逸 呼濤)21日凌晨,郭劉燕蹲守在重慶江北機場一直沒敢合眼。一天前,她還是重慶某房地產公司的普通職員,20日四川雅安蘆山7級地震后,她就變成志愿者,接受一項“沉重的任務”——連夜轉運來自上海復星醫藥重達5噸的抗震救災物資。
郭劉燕押送的救災物資中包括3噸急救藥品和2噸“千斤頂”設備。震后不到10小時,這批抗震救災物資從千里之外的上海空運重慶,捐助和承運物資的均為民營企業。
郭劉燕說,“5噸”這個數字,聽起來可能很重,但對災區而言還遠遠不夠,“救災接力”才剛剛開始。
過去30小時內,眾多民間公益物資源源不斷地涌向蘆山地震災區——志愿者運送帳篷、飲用水、食物、藥品等從四面八方趕赴災區;民間捐款數字直線上升,志愿獻血者激增。
此間觀察人士認為,與5年前相比,經歷過汶川地震之痛的中國社會能更加迅速,理性地集結力量響應重大災害,進入“一級響應”狀態。
“參與廣泛,行動迅速,起效明顯——此次雅安蘆山地震中的中國民間救援,體現出社會動員體制和社會參與度的不斷完善,”城市公共安全規劃和風險管理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教授王紹玉說。
24小時待命,即將開赴雅安災區的上海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在20日地震發生后僅用了短短兩小時就完成了動員和集結——5輛應急救援車,48名醫生,護士及后勤保障人員,4頂醫學帳篷,包括破拆、搜索、搬運等救援設備,以及器械和藥品也隨隊啟程。
這是去年末中國核準成立的16支國家級緊急醫學救援隊之一。他們攜帶進入災區的醫學帳篷可以迅速在災區搭建起“移動醫院”,成為搶救、手術、康復治療等基礎支撐。
“這樣的快速集結能力,在汶川地震時是很難做到的,”救援隊隊長李增春說,從啟動集結令到出發,隊員有嚴格的組織紀律,這是根據汶川地震經驗,上海世博會等大型國際活動的保障流程,最終形成的一套制度化救援規范。
細微之處,更顯溫情——中華兒慈會決定趕制“救援包”,將食品,生活用品和醫藥用品送到災區孩子手中;“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開通24小時救助電話,隨時救助災區兒童。
受到地震波及的中航工業燃氣渦輪研究院,在地震當日下午從綿陽送出帳篷、板床、食品及飲用水等8車物資——考慮到軍用帳篷安裝技術要求高,兩位專業安裝人員隨車抵達,為災民連夜“安家”;職工趕制的2700余個饅頭也“溫暖啟程”。
新興社交媒體更成為救災的催化劑,更多的民間公益組織通過微博,微信集結起來,快速加入到救援行列中。新浪、淘寶、一號店等紛紛行動起來,利用企業覆蓋全國的網絡向災區伸出援手,網絡名人潘石屹、任志強的微博則直接變成公益信息的中轉平臺。李連杰發起的“壹基金”在地震發生兩小時內在網上發布了捐款賬號和實施公益行動的倡議。
“5年前,我走進直播間的那一刻,‘一切都是亂的’,電力,消防,醫療等信息從各方涌進來,大家都想救災,但誰先誰后,都不知如何是好。”在汶川地震發生2小時內率先主持直播節目的四川電視臺原女主播雷小雪說。
此次蘆山地震后,雷小雪在上海東方衛視主持了長達16小時的直播。她說,“如果說5年前,人們的勇氣大過了理性;而現在,人們會更加科學地應對地震和救援。”
“越聰明的民族越能在災難中學習更多。中國人在一次次災難中站立起來——承受損失,也在救援中積累經驗,幫忙不添亂,盡職不越位,”王紹玉說,這次政府和民間的行動讓我們看到,救援在巨災面前變得更為有力、有序、完善。
近年來,中國依靠《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突發事件應對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法規不斷完善應急救援體系。
今年3月全國兩會上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革方案,為慈善公益類社會組織的設立降低了門檻,這一制度之變未來可能“孵化”出更多的快速響應的民間救援力量。
“從汶川到蘆山,中國應急救援體系更趨成熟,盡管還有很多細節有待完善,但人們已經看到了更加快速集結的中國力量,”復旦大學公共安全中心主任滕五曉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