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300余只,僅存在于青海湖東岸的部分區域,比大熊貓更加瀕危。”被定為“2006年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吉祥物的普氏原羚生存狀況堪憂。
普氏原羚也叫普氏小羚羊,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和中國的瀕危獸類紅皮書列為極度瀕危動物,是世界上最瀕危的有蹄類動物。
1875年俄羅斯探險家普熱瓦爾斯基第一次在內蒙古采集到了普氏原羚標本并運回圣彼得堡,普氏原羚由此而得名。
當時普氏原羚廣泛分布于青海、寧夏、內蒙古的廣大地區,直到上世紀60年代還存在種群上千的羚羊群。由于缺乏有效的保護以及天敵狼的大量捕殺,進入70年代,普氏原羚迅速減少,最低谷時期剩下不到200只,后又恢復到了300余只。
普氏原羚的生存范圍不斷縮小,以至于現在僅存在于青海湖地區。然而即使是青海湖畔也并非普氏原羚的天堂。
將普氏原羚定為環湖賽吉祥物提議發起人、環保攝影者葛玉修告訴記者,近年來,由于人類的過度放牧和自然氣候的逐漸惡化,草場日益退化,普氏原羚棲息地大片大片的草場被牧民辟為牧場,普氏原羚逐漸失去了往日自由的空間。
生活空間的縮小使得普氏原羚不再能自由奔跑,這給了天敵可乘之機。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游章強說:“普氏原羚的天敵尤其是狼,對它們的生存帶來了極大的威脅。2002年、2003年冬天,基本上每星期我都可以撿到被狼吃掉的普氏原羚殘骸。”而原本普氏原羚奔跑速度驚人,時速在90公里以上。
狹小的生存空間也影響到了普氏原羚的種群繁殖。葛玉修說,普氏原羚有限的活動范圍使得它們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能選擇“近親結婚”。長此以往,普氏原羚的種群基因會不斷退化,嚴重影響它們的種群繁殖。
葛玉修呼吁,全世界僅存300余只普氏原羚,至今仍沒建起專門的保護區,保護工作亟待加強。除建立保護區之外,還應建立起普氏原羚觀測站。
據悉,普氏原羚的生存狀況已引起了中國政府的高度關注。普氏原羚和大熊貓、藏羚羊、長臂猿等15大物種被納入國家工程予以拯救。
總投資7265多萬元的普氏原羚拯救保護工程也在積極實施之中,其一期工程為普氏原羚野外種群保護站建設工程,項目將新建保護站4處,棲息地禁牧3000公頃,人工改良草場120公頃;新增補飼點、補水點4處,新建遷徙通道4公里。建設范圍為青海湖東部、東北部和西北部的普氏原羚分布區,項目區面積為102500公頃。(記者曹健 文貽煒 鄭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