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一文宣稱,“在歷史上,西藏從來沒有經歷過饑荒,乞丐人數也屈指可數。”事實是,歷史上,舊西藏由于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低下,以及政教合一封建農奴制的腐朽統治,幾乎每年都會發生程度不同的白災(雪災)、黑災(霜災)、紅災(戰亂)、花災(瘟疫)等多種自然和人為災害,除了念經禳解之外,有效應對的辦法并不多,其后果往往是饑荒和大規模的人畜死亡,疾病流行,乞丐比比皆是。拉薩、日喀則、昌都、那曲等城鎮中,乞丐成群,到處可見滿街要飯的老人、婦女、兒童。據統計,和平解放前的西藏拉薩有3.7萬人,卻有5000多名乞丐。
——把舊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下的寺廟幻化為傳統道德生活的典范。《虛構》一文宣稱,“寺院作為西藏紀律嚴明的教育中心和知識樞紐,是藏族傳統生活方式的典范”。事實是,民主改革前,西藏寺廟占有全區耕地約121萬克,還占有大量牲畜和牧場。僅拉薩的哲蚌、色拉、甘丹三大寺僧人就超過萬人,共占有莊園321個、土地上萬克,占有牧場450個、牲畜11萬頭、占有農牧奴6萬多人,寺廟是西藏最大的高利貸主。美國記者安娜在《西藏采訪記》中記載:“哲蚌寺總收入的四分之一來自高利貸,利率表面上為百分之二十,實際上要高得多。……當這種那種形式的債務堆積成山,無力償還時,牧民就必須以‘個人作為抵押’,被淪為奴隸,為期二十五年,在那種苦難的生活條件下,他們很少能幸存下來。”已故十世班禪大師1988年4月接受《民族團結》記者采訪時曾指出:“那時候,僧侶領主都有監獄或私牢。當時刑罰非常野蠻殘酷。像剜目、割鼻、斷手、剁腳、抽筋、投水等。在西藏最大寺廟之一甘丹寺就有許多手銬、腳鐐、棍棒和用來剜目、抽筋等的殘酷刑具。”
總之,舊西藏是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社會,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達賴集團之所以煞費苦心地為舊西藏社會制度進行百般辯護,是因為他們始終是這一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的代表,始終代表的是封建農奴主階級的利益。1959年,他們為了捍衛這一制度“永遠不變”曾不惜發動分裂國家的武裝叛亂,叛逃國外后,也從未放棄過在西藏恢復農奴制統治的夢想。如今,舊西藏政教合一封建農奴制的黑暗統治已為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們所了解,達賴集團為了掩蓋事實真相,不得不制造各種謊言以圖欺騙世人。
署名文章:達賴挾洋自重必然失敗
新華網北京2月19日電 題:達賴挾洋自重必然失敗 益多
借助外國勢力使所謂“西藏問題”國際化,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最終實現“西藏獨立”,這一圖謀貫穿十四世達賴喇嘛五十多年流亡生涯。近年來達賴更是想盡名目在國際上竄訪,乞求一些國家領導人接見。2月18日,達賴不顧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的嚴正警告,執意竄美會見總統奧巴馬,蓄意破壞中美關系,并在會見后腆然聲稱“我有責任為600萬藏人代言”。但是達賴忘記了,歷史早就證明,西藏的前途從來是包括西藏各族群眾在內的全中國人民說了算的,而不是他和幾個外國人說了算的。
所謂“西藏問題”是一個偽命題
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根本不存在達賴集團和一些外國勢力所謂的“西藏問題”。所謂“西藏問題”是帝國主義為了侵略、瓜分和遏制中國而炮制出來的。1888年、1904年英國兩次武裝入侵西藏,但是由于西藏人民在全國人民支持下英勇反抗,使侵略者用武力把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圖謀沒有得逞,外國勢力由此轉而在西藏地方統治集團上層培植“西藏獨立”的代理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直接插手西藏事務,干擾破壞中國統一和人民解放事業。西藏地方上層反動集團為了永遠維持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不惜與外國勢力勾結,先是武力抗拒西藏和平解放,后是發動武裝叛亂反對民主改革。195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藏人中招募特工人員,送到關島、琉球、科羅拉多州等地訓練,而后秘密送回國內,通過邊境偷運、空投等方式給他們提供武器彈藥,進行分裂叛亂活動。1959年3月達賴集團叛亂失敗逃離西藏時,達賴身邊緊跟一名美國中央情報局無線電報務員,通過隨身攜帶的收發報機與外界保持緊密聯系,指引為達賴集團空投物資。 >>>詳細
海外一些華僑華人譴責達賴挾洋自重的行徑
新華網北京2月20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新加坡、馬德里記者報道:美國東部時間2月18日,美方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執意安排總統奧巴馬會見達賴喇嘛。海外一些華僑華人紛紛譴責美國政府這一嚴重損害兩國關系的行為,并指出達賴挾洋自重的行徑必將慘遭失敗。
新加坡國際問題專家杜平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達賴喇嘛總是以會見西方政要為榮,主要是為了保持所謂“西藏問題”的熱度、制造輿論攻勢、籌集資金、拓展生存空間等。如果缺少西方的支持,達賴的影響力將大打折扣。因此,達賴總是挾洋自重,在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制造問題與麻煩,制造摩擦點。
杜平同時指出,美國幾任總統會見達賴在國際道義和公理上是站不住腳的。從實質上講,西方國家需要達賴這樣一個棋子,他們是在相互利用。不過,雖然奧巴馬會見達賴,但中美關系的基本格局不至于發生大的變化。維護兩國關系的良性發展,符合兩國及世界的整體利益。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