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jīng)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慷慨解囊與慈善透明的糾結(jié)
目前,我國法律對慈善事業(yè)的保障仍不成熟,《慈善法》也還在制訂中。
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曹德旺和天津鴻正集團董事長孟慶如就曾直接表達了對中國慈善機構的一些不信任。
“我捐款給國家認可的慈善機構,但這些機構卻不能公開財務,也不公開操作捐贈的程序、救濟的程序。”這是曹德旺最大的疑慮,“如果我認為這個錢到不了貧困戶手上而中途流失,那就不是錢的問題,是我被人耍了。”孟慶如也有此同感:“某些項目需要捐款,錢捐出去了,至于這個錢落地情況和使用情況,可以說是一片空白,不是很了解。”
中國慈善事業(yè)的種種弊端,在夏學鑾看來,最大的漏洞就是“沒有流程”,富豪們捐款的流程不清晰,慈善機構用錢的流程也不透明。
“在中國做慈善有種一窩蜂心態(tài),像是在搞運動,一旦出現(xiàn)重大的災難,大家都積極響應募捐。這無可厚非,但流程不對。這樣的捐贈難以持續(xù),無法形成常態(tài)化。”夏學鑾表示,募捐的時候,大家都很樂意認捐,以造聲勢,但到了落實捐款的時候就有問題了,也就是出現(xiàn)了所謂的“賴捐”、“詐捐”。
“款項落實不到位,善款運作不透明等情況,反過來讓富豪們更不愿意白白把錢捐出去。這些問題都需要逐步完善。”夏學鑾說。
富不露財與投身慈善的顧忌
經(jīng)濟評論員葉檀如此評論:許多中國企業(yè)家仍然身處叢林社會,典型特征是———外界環(huán)境并不友好,原罪與仇富讓他們時時處于警惕之中,生怕不小心顯示出富裕本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確有“財不外露”的觀念。但“這顯然是一種借口。”夏學鑾認為,如今很多富豪都有炫富心態(tài),開名車,有私人飛機,喜歡大排場,穿戴都是奢侈品牌,這些行為都與財不外露的傳統(tǒng)相矛盾,“平常不怕露財,為何一說到捐款就怕了?”
“與其說中國富豪信奉財不外露,倒不如說是大多數(shù)富豪仍不具備慈善視野。”林景新表示,胡潤財富排行榜中,廣東以擁有14.5萬位千萬富豪和8200位億萬富豪排名第二,但廣東富豪與北方富豪又有著不同的性格特征,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就是低調(diào)。他們不愛炫富,但這種低調(diào)的作風使得富豪們在做慈善的時候也是十分低調(diào),多以親情、文化背景為紐帶,重地緣和血緣關系。不是他們不慈善,而是仍缺乏全國化甚至全球化的慈善視野,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理論和框架,在項目的選擇上也沒有太多的策略。(記者陸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