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點體會,沒有現代化研究,中國很難實現現代化。實現現代化是中國復興的必然選擇,而現代化研究為中國的復興提供了科學基礎。中國現代化的差距大約是100年,中國2001年的水平大約相當于發達國家1900年的水平。中國現代化的任務超過發達國家的總和,是美國的4倍,是西歐的4倍。中國現代化的概率如果完全按照世界現代化的歷史經驗只有4%左右。如果考慮到人口因素,中國13—15億人,發達國家只有10億人,那么中國的概率比4%還要小。不做現代化研究,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可能性不超過4%。也就是說,國際經驗不足以解決中國問題,中國必須有自己的現代化研究。現代化研究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須做,必然要做的。正像胡錦濤總書記在2009年9月9日說的,“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現代化的一般規律”。
2010-01-30 11:01:20
三個建議:第一,在重點大學開設現代化理論課。現代化是中國國家的目標,是中國億萬人民的共同心愿。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現代化,你能實現現代化嗎?要實現現代化,必須了解現代化,認識現代化,研究現代化,必須要有現代化人才。所以我們建議在有條件的大學開設現代化理論課,在211工程大學、全國重點大學開設現代化理論課,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培養專業化人才。
第二,現代化研究不能無米之炊。我們建議設立現代化研究基金,建議全國每人一分錢設立中國現代化研究基金。全國有13億人,50年搞現代化,每年每人出一分錢就是1300萬。全國大約有1000萬企業,每個企業每年出一元錢,就是1000萬。2008年全國科研經費4600億,我們建議拿出經費萬分之一就是4600萬。為了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建議,拿出科研機構的萬分之一來設立中國現代化研究基金。基金管理建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
第三,現代化研究也要有研究基地。現代化是中國的百年大計,是100年的系統工程,是13—15億人的宏偉事業,關系到在座每一位的子孫后代。我們建議目前穩定支持,重點建設4個科研機構,就是中國現代化研究院或者叫現代化科學研究所、北方現代化研究中心、南方現代化研究中心、西部現代化研究中心。建議支持的方式是納入國家重點實驗室系列,給予穩定支持和管理。大家想想,現代化是國家的目標,把現代化研究納到國家實驗室,這是很匹配的。
2010-01-30 11:02:04
這些都是我們研究的心得和體會,不一定對。最后講幾句話,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朋友,還有中國網的網友們,在人類文明史上,中華民族曾經有輝煌,也有辛酸。我們曾經是四大文明古國,在世界現代化之前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在歐洲中世紀1000年里,中國走在世界前列。世界現代化的前兩百年中國是落伍者,世界現代化的第三百年,中國是學習者。世界現代化的第四百年,中國將是開拓者。世界現代化的四百年是中國從相對衰落走向偉大復興的400年,其中18和19世紀是中國衰落的200年,20世紀是覺醒的100年,21世紀的100年將是我們偉大復興的100年。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們希望讓中國創新走向世界,讓中華文明造福全球。最后謝謝大家,更要謝謝路院長、各位專家,謝謝各位記者,謝謝中國網和中國發展門戶網的網友朋友們!最后,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謝謝!
2010-01-30 11:03:32
謝謝何傳啟先生精彩發言,雖然是概要式的介紹,但內容非常豐富。下面進行第二個報告,于維棟先生做報告,大家歡迎!
2010-01-30 11:05:53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同志們,朋友們!剛才何主任做了全面的介紹,我的發言主要是就新中國現代化建設60年做一點補充。我講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在前言中介紹什么是現代化,現代化的特點和現代化的指標體系。這是為下面的論述做基礎。
什么是現代化?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定義,我強調的是現代化是一個文明轉型的過程,是人類歷史上特定階段的文明轉型過程,也就是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一直到后工業轉型的過程。這個過程和以往相比有兩個顯著特點,第一是全球性,第二是極大的不平衡性。我們引用《共產黨宣言》的一段話來說明全球性,《共產黨宣言》指出: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變成了世界性的了。物質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100多年以來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個過程,而且也將為今后的發展所繼續證實。
我們要定量的描述現代化的進程,就需要用一個指標體系。我在這里引用的是第二次現代化理論的指標體系。這個理論把現代化分成兩個階段,就是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第一次現代化有10個指標,反映了發達國家60年代的平均水平。第二次現代化有16個指標,它是相對值。這里的10個指標是第一次現代化的,實質是人類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指標體系。第二次現代化有16個指標,主要講知識社會,關于知識的創新、知識的傳播和知識對生活、生產能力的應用指標。
2010-01-30 11:06:52
第二個問題,新中國成立前的中國現代化進程(1700年—1950年)。主要是經濟結構和經濟水平把中國放在世界范圍內的考察,后面想用數據來說明。我先把結論放在前面,250年里主要是兩個結論。第一,這250年世界一部分國家已經啟動了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而且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中國的250年從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來講基本是原地踏步不動,也就是到1950年,中國的經濟結構仍然是傳統的農業社會。第二,這250年中國原地踏步不動,但是世界變化很大,因此中國的經濟水平和經濟結構都是下降的。到1950年,差不多下降到谷底。
這是中國農業產業的國際比較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在1700年世界上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1950年英國農業只占6%,美國農業只占7%,而中國農業達到59%。中國的農業勞動力在1950年占84%,但是英國已經降到5%,美國是12%。1700年時,中國人口占世界的22%,也就是五分之一左右。當時中國的經濟規模也占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22.3%。到了1950年,中國的人口差不多是21.7%,但是中國的經濟總量占世界只有4.5%,也就是說不足二十分之一。這張圖反映出了這個變化。
這是麥迪森做的中國和西歐人均GDP水平變化比較,下面的曲線是中國在1950年降到了低谷。按照國際上的比較,1700年中國的人均GDP和世界相比,印度、日本、英國、美國相比是600元左右(國際元,以下相同),英國是1200多元。到了1950年,中國的人均GDP按國際元來計算,中國人均只有439元,而美國已經漲到了9500多,是中國的20倍以上。中國在1950年的時候基本還是一個農業國。
2010-01-30 11:10:03
第三個問題,新中國60年現代化的變化。我們把新中國成立以后看成新長征,新長征的起點上中國處于什么情況,可以用十個現代化指標來衡量。在1950年中國一個指標也沒有達到,和印度一樣。但是當時美國的10個指標已經全部達到,英國有6項達到,日本有3項達到。1950年,如果我們把它看成是中國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產業起步的年頭,從上面的數字可以看到,中國比英國落后了250年,比美國落后了150年,比日本落后了80年。
60年以后,我們的進程又是什么樣?到60年以后的現在,這是2007年—2008年的數據。第一次現代化10項指標中,中國已經有6項達到了,但是有4項還有差距。假如我們現在和發達國家相比,雖然第一次現代化指標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如果和美國、英國、日本相比,我們還差一個數量級。
從經濟水平來講,現在也就是3000多美元,他們達到3萬多、4萬多美元,相差十倍以上。從經濟結構來講,也差一個數量級。我們看他們現在的農業勞動力、農業產值都在1%和2%左右,我們的農業產值現在是11%,農業勞動力是44%。也就是說,我們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差一個數量級。
歸納60年的現代化進程,可以說有兩句話。第一句話,我們用60年左右的時間,跑過了發達國家100多年,甚至于200年所走的路程,相比來說跑得還是很快的。第二句話,但是我們和發達國家同期的水平相比,我們還差一個數量級,起碼還落后50年。
2010-01-30 11:14:32
第四,討論:今后怎么辦?對今后有什么啟示?我主要談三點啟示。第一點,如果把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國的復興過程看成是三步,新中國成立只不過是走完了第一步。第一次現代化指標全部實現,我們只不過是走完了第二步。現在第二步還沒有走完,不過還有幾年就可以全部完成。現在的問題是第三步,我們還要花7、8年的時間才能夠完成。
我們怎樣才能夠順利的實現第三步?根據200年的國際、國內經驗,我們要實現第三步的目標起碼有三個條件。第一,要有一個和平的環境,包括國際、國內環境。但是現代化以來,世界上的戰爭是增加的,我們最少不要讓戰火在我們的國土上發生。這個條件是可以創造的。第二,要有一個穩定的、團結的國內局面。第三,要實行正確的、符合現代化規律的路線、方針政策,要實行正確的方針和策略。這三個條件不是等來的,我們要創造條件,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2010-01-30 11:16:13
第三點,我們必須加強現代化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只有掌握規律,我們才能按規律辦事,才能夠順利推進現代化建設。
最后,我用馬克思的一句話來結束我的發言。馬克思說:理論一旦掌握群眾,就會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掌握群眾。
謝謝!
2010-01-30 11:17:27
非常感謝于先生以非常簡練的語言做的非常精彩的報告。剛才何傳啟和于維棟兩位研究員做了非常精彩的報告,他們的報告時空跨度非常之大,而且他們研究的視野非常寬。
首先我有一個問題,報告中有兩個數據,一個是五張門票的事情,一個是4%的概率。最近召開的達沃斯會議上對中國的關注度,對中國的人口,我們有這樣的事實拿出來以后,我想對我們自身保持清醒的頭腦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4%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概念。我們的老百姓、民眾對現代化既要有一個長期的、艱苦努力的思想準備,但同時只要我們努力,就會有很大的希望。因為我們的主要研究是統計性的,統計數據是基于過去的歷史社會環境,但未來很多情況有變化。在這方面你們有沒有客觀的解釋。
2010-01-30 11:18:15
我想解釋兩點。所謂4%是根據過去的世界現代化300年的統計數據算出來的,這只代表世界現代化的歷史,不代表未來。第二,中國不能完全按世界現代化過去300年的歷史經驗來做,但是我們要尊重世界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同時,我們必須要研究現代化,去尋求現代化更加低成本、高效率的路徑。如果中國沒有自己的現代化研究,完全按照世界經驗來做,中國成為發達國家的概率是4%,顯然這對中國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我們研究以后發現,如果我們能夠在2040年和2050年左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話,那么中國現代化的概率馬上就會提高到22%,甚至到30%。正是因為這樣一種預期,所以我們從《中國現代化報告2005》年開始,每年提出一個路徑圖,就是經濟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生態現代化、文化現代化的路徑圖,包括138個指標,然后我們的概率就會提高到20%—30%左右。后50年再努力的話,我們就有可能在21世紀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我們最后預測,在21世紀末我們國家的水平有可能進入世界前20名,21世紀末我們要回歸到世界的前20名,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U字型曲線。
2010-01-30 11:23:04
我只說一個建議,我是清華大學的教授,我回去以后馬上找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我建議清華大學的碩士博士生必須馬上開現代化研究的課。清華大學必須帶這個頭,因為清華大學有馬克思主義學院,它的第一個專題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如果為了中國的富強、民族的復興不研究現代化,那是極大的失誤。
2010-01-30 11:26:08
我覺得何教授的視角還是很好的,但是不是唯一的,我2002年參加現代化報告發布時,提出中國有兩個問題,一個是農村,特別是落后農村、貧困農村的問題,還有一個是教育問題。
教育體制的改革是非常困難的。我覺得學士課程和學位課程門檻降低是高等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現在研究性大學的創新精神是不夠的。但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需要向廣大的人民群眾來傳播現代科學技術知識,這個門檻太高了。在西方國家,很多中學都可以上高等的學位課程。美國的社區學院也都可以上學位課程,學了之后也就只學基礎的東西,就能夠改變青年人一生的命運,增加無限活力。開學位課程的門檻要逐步降低,學位課程的門檻也要逐步降低。
2010-01-30 11:2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