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中國正在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特別是對于像中國這樣經濟規模很大的國家,把握這種變化的過程是非常復雜和前所未有的。”
“繁榮與貧困”、“先進與落后”、“龐大與渺小”、“機遇與風險”……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貿易組織三大國際經濟機構官員看來,用這一組反義詞來描述當今中國再適合不過。
在他們看來,中國的發展模式沒有參照模板、前車之鑒,“盲人摸象”之舉只會“誤讀”這個發展中大國。
談論中國:眼見方為實
談到中國,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感觸頗多。
佐利克于9月9日至15日訪華,出席中國與世行合作30周年座談會及其他相關活動,并前往中國貴州等地考察。這位世行最高級別官員打了個有趣的比方:“這就像是一只身形龐大的大象很難藏身樹后一樣,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讓世界矚目,一些人開始關注中國經濟的再平衡、貨幣政策以及海外投資等問題。但是,討論這些問題的一個前提是,必須理解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經濟體。”
IMF高級顧問、中國事務負責人奈杰爾·喬克對此也有同感。喬克曾到訪中國數十次,且剛剛考察過甘肅等中國西部省份。他指出,目前對于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存在很多爭論和誤解,這部分是由于中國的多樣化特征。“如果只是訪問過上海,很難說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們在那里可以看到發展,看到金融市場,感受到增長步伐,不過,如果把視線轉向中國內地,情形則大不一樣。”
“盡管經濟增長很快,但從根本上講,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喬克說。
在最具權威性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中國被劃分在“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大類中的“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一組,中國的人均GDP水平相當于日本的1/10,美國的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