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
如果從19世紀40年代算起,中國現代化已經走過160多年歷程,經歷了現代化起步、局部現代化和全面現代化的三個階段。從19世紀40年代到21世紀末的260年,無疑是中國人民為實現現代化而奮斗的260年。本章簡要分析了中國現代化的歷史、現實和前景,包括國家現代化、六個領域現代化和地區現代化的國際比較分析,加深了對中國現代化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的認識。全面總結中國現代化的歷史經驗需要專題研究。這里簡要地談幾點認識。
首先,中國現代化的事實和前景。中國現代化是世界上人口規模最大的現代化,中國現代化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超過目前發達國家的總和。關于中國現代化的事實和前景的分析,只能是一種概覽,不可能面面俱到。比較重要的事實包括:中國現代化的起點、終點、階段、性質、特點、水平、模式、差距、速度、國際地位和國際追趕等;比較重要的前景包括:21世紀中國現代化的目標、水平、排名、階段、路徑、概率和國際追趕等(表3-78)。
① 中國現代化的事實。中國現代化起步大約是19世紀中葉,比先行國家大約晚了100年。中國現代化屬于后發追趕型現代化,也是世界上人口規模最大的現代化。2006年中國屬于初等發達國家,第一次現代化完成了五分之四,第二次現代化水平約為發達國家的五分之二,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在131個國家中排名第70位。中國現代化的分布不平衡,北方和南方水平大體相當,西部水平比較低;社會現代化水平比較高,經濟和生態現代化水平比較低;中國的發達地區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北京和上海的部分指標已經達到或接近意大利水平。
② 中國現代化的前景。如果按1990~2005年的年均增長率估算,中國有可能在2020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現代化,在2040年前后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在21世紀末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中國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和關鍵指標的排名有可能在2020年左右進入世界前60名,在2050年左右進入世界前40年,在21世紀末進入世界前20名。由于21世紀具有很大不確定性,中國現代化同樣存在風險;如果按照世界現代化的歷史經驗估算,中國21世紀晉級發達國家的概率約為4%。中國需要加強現代化研究,尋求現代化的高效路徑,大幅度提高實現現代化的概率。
③ 中國現代化的目標。根據鄧小平同志的“三步走”發展戰略,中國將在2050年左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如果要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全面實現現代化,預計要到21世紀末。如果按1990~2005年的年均增長率估算,中國有可能在2040年左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國現代化的第三步戰略目標有可能提前10年左右實現。
如果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2050年中國現代化水平大體如下:
經濟現代化:人均國民收入超過2萬美元,關鍵經濟指標的排名進入世界前40名。
社會現代化:養老和醫療保險覆蓋率達到100%,城市化率和信息化率超過80%。
政治現代化:建成民主、自由、平等和高效的政治文明,國際競爭力排名進入世界前10名。
文化現代化:文化生活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文化創新能力關鍵指標排名進入世界前20名。
人的現代化:大學普及率超80%,預期壽命超80歲,人類發展指數排名進入世界前20名。
生態現代化:經濟增長與環境退化完全脫鉤,人居環境質量基本達到主要發達國家水平。
其次,中國現代化的歷史啟示。中國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是深刻的,中國現代化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可以給人許多的啟示。其中,比較重要的啟示有如下幾點。
① 中國現代化是一種后發追趕型現代化。中國現代化的啟動不是自發的,而是被迫的。這是現代化后發國家的一種普遍現象。這種現代化,學習和借鑒先行國家的知識和經驗非常重要,但不可能重復先行者的老路,因為兩者的國際環境和自身條件差別很大。
② 中國現代化遵循世界現代化的基本規律。中國現代化包含現代文明的形成、發展、轉型和國際互動,包括文明要素的創新、選擇、傳播和退出,包括國際競爭和地位變化等,這些都是現代化的基本內涵。所以,現代化的基本原理同樣適用于中國。一般而言,現代化既有共性原理,也有國家和領域的多樣性。中國現代化既要遵循基本規律,也要適當保持自己的個性。
③ 中國現代化進程既有重大失誤,也有成功案例。從18世紀到20世紀的300年里,中國現代化錯失了不少重大機遇,當然也有一些成功事例。錯失的機遇主要包括:1793年第一次工業革命擴散、1840~1860年第二次工業革命啟動、1895年第二次工業革命擴散和1945~1970年的第三次產業革命(自動化和工業經濟的黃金年代)等。成功的事例包括:1945年聯合國成立,中國加入聯合國并成為常任理事國;1970~2000年期間第四次產業革命(信息化)、知識經濟和第二次現代化興起,與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時間大致重合等。失去機遇加速了中國的衰落,抓住機遇有利了中國的復興。
④ 中國現代化的任務超過發達國家的總和,國際經驗不足以解決中國問題。迄今為止,中國現代化是世界最大人口規模的現代化。2005年20個發達國家的總人口約8.2億,西歐12個國家約3.3億,美國約3億,日本約1.3億,中國約13億。從人口規模的角度看,中國現代化的任務超過發達國家的總和,是西歐12個國家的4倍多,是美國的4倍多,是日本的10倍。在世界現代化的先行國家之中,沒有一個國家具有中國的人口規模,沒有一個國家具有中國的悠久歷史。中國現代化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是前所未有的。世界現代化的先行國家的國際經驗,不足以解決中國問題,中國現代化面臨更多的挑戰,需要深入研究和創新。
⑤ 中國現代化面臨雙重壓力,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徑。世界現代化進程分為第一次和第二次現代化,世界現代化是非線性的,第二次現代化是對第一次現代化的部分繼承和發展、部分否定和轉向。目前世界現代化是兩次現代化并存。發達國家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發展中國家處于第一次現代化,但多少受到第二次現代化的影響。中國第一次現代化尚沒有完成,但已經包含第二次現代化的要素,部分地區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中國面臨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壓力和加快進入并努力完成第二次現代化的壓力。這是發達國家所沒有面臨的挑戰。中國現代化只能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徑,綜合現代化的運河戰略將是一個合理選擇。
⑥ 中國現代化面臨資源挑戰,需要擴大國際空間。現代化建設需要物質資源。迄今為止,實現現代化的國家的人口大約為10億。10億人口的現代化已經對世界資源和環境造成巨大壓力。如果中國13億人口要實現現代化,如果扣除知識經濟對物質資源的替代效應,它對世界資源和環境的壓力也是不可低估的。中國需要大力改善中國的國際環境,擴展中國的國際空間。
⑦ 中國現代化不能忽視制度和觀念現代化。世界現代化不僅包括生活和結構的現代化,也包括制度和觀念的現代化。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制度和觀念的現代化更為重要。在過去的100多年里,在很多時候,中國現代化的模式大體屬于工業化優先模式;從洋務運動以來,物質和技術層面的現代化受到持續重視,這是比較合理的;但是,制度和觀念的現代化則波瀾起伏,搖擺不定。制度和觀念現代化的滯后的負面效應,會隨著物質和技術現代化的推進而逐步顯露,逐步成為影響中國現代化成敗的關鍵因素。重視制度和觀念現代化,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戰略選擇。
中國社會的封建觀念歷史悠久,消除封建意識的任務非常艱巨。如果不徹底消除封建觀念,如果不真正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中國現代化就難以完成。
⑧ 中國現代化不能忽視地區差距和文化多樣性。世界現代化具有進程不同步性和多樣性。在現代化過程中,地區和貧富差距的擴大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要實現現代化,就需要把地區和貧富差距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目前,中國地區發展不同步,地區和貧富差距還在擴大。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特點。文化現代化是一種世界潮流,文化多樣性同樣是一種世界趨勢。中國現代化需要理性面對發展不同步性和文化多樣性,在發展先進主流文化的同時,尊重和保護文化多樣性,縮小地區和貧富差距,建設和諧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