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 id="osqis"><acronym id="osqis"></acronym></dl><li id="osqis"><source id="osqis"></source></li>
  • <code id="osqis"><xmp id="osqis"></xmp></code>
  • <li id="osqis"></li>

    阿昌族

    2002年05月08日17:09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阿昌族

    人口為33936人。

    民族概況

    我國的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梁河等縣,此外,也有少數分布在盈江、潞西、瑞麗及保山地區的龍陵和騰沖兩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阿昌族人口數為33936。使用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分為梁河、隴川、潞西3個方言。無文字,習用漢文和傣文。歷史上與景頗族、漢族、傣族、白族等關系密切。

    據清王鳳文《云龍記往》載,云龍“俄昌”人,自其首領早慨始傳至元末,已有35代。早慨制定“鐵印券”,規定酋長以長子繼承,開始了世襲制。早慨以后十余世,“俄昌”人日益強盛,與金齒、僰國皆通商。約10世紀,受大理王段氏封誥。當時外來商人教會阿昌人民種田,農業逐步發展。元、明設云龍州,大量白族、漢族人民相繼遷入,這里的“俄昌”人,部分西遷至騰沖一帶,部分融合于白族、漢族中。

    今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騰沖一帶,元以前即有“莪昌”人居住(《元史地理志·金齒宣撫司》),明正德《云南志》認為即唐代的“尋傳”人。那時“尋傳”人屬南詔的鎮西節度管轄,還過著“俗無絲纊”、“散漫山中無君長”的原始生活。“尋傳”人在發展過程中至元明時期已逐漸分化為阿昌族和景頗族中的一部分。

    明洪武十六年(1383)左納率部歸順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敕賜漢人段保為云龍州掌印土知州,阿昌族降為被統治民族,并向西南遷至德宏境內,漸失本土。

    阿昌族聚居的戶臘撒,明初屬麓川宣慰使司。15世紀中葉,明將王驥三征麓川后,屬隴川宣撫司。王驥分封其屬官賴羅義和況本為把總,分別掌管戶撒、臘撤,成為世襲領主。阿昌族人民從駐守邊疆的漢族屯兵那里學會了耕種水田、打制鐵器的技術,促進了阿昌族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商品經濟有了初步發展。

    清初承襲了明代的土司制度。吳三桂把戶臘撤地區改為“勛莊”。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年),廢“勛莊”,仍歸原先賴、況兩家承襲。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戶臘撒地區歸騰越州管轄。乾隆年間,南甸土司轄區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領主交納貢稅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淪為附近漢、傣地主的佃戶。同時受封建領主、地主的雙重剝削。民國時期,云南軍閥在隴川、梁河等地建設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建國前夕,統治阿昌族達500余年之久。阿昌族每年除固定向土司交納“三大款”(官租、大煙款、地基銀子)外,各寨還負擔專門的勞役。

    社會經濟

    新中國成立前,阿昌族地區主要是封建領主經濟,同時封建地主經濟也有了一定的發展,普遍發生典當、抵押和買賣土地現象。不少阿昌族人民淪為附近漢、傣族地主的佃戶。在阿昌族地區,農業、手工業較為發達,戶臘撒煙草聞名于滇西,遠銷緬甸;“阿昌刀”為滇緬邊境各民族所喜愛,是必備的生產工具。甘蔗、茶葉等經濟作物,刺繡、編織品等手工業品也都很有名。

    新中國成立后,1952年,在阿昌族聚居的隴川縣戶臘撤地區成立了阿昌族自治區(區級)。1953年、1954年,又先后在潞西縣江東區高粳田鄉,梁河縣遮島區的丙介鄉和關璋鄉建立了三個阿昌族民族鄉。從1955年秋開始,在阿昌族地區開展和平協商土地改革運動,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領主、地主的特權、雜派、高利貸等也一樣廢除。土地改革的勝利,使阿昌族人民徹底擺脫了封建枷鎖,從而推動生產的發展。在阿昌族地區地方工業逐步發展起來。如梁洞縣開辦了鐵工、農具、榨油、肥皂、松香、染布等小型工廠;戶獵撒地區也建立了鐵工廠。人民政府還幫助建立了衛生防疫站,培養了一批阿昌族的醫務人員,消滅了建國前猖獗的鼠疫、霍亂、傷寒等傳染病,有效地保證了人民的健康。文化教育事業也有了相應的發展,阿昌族有了受過高等教育的教師,學齡兒童都有了上學的機會。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業和手工業又有了新的發展,如梁河地區培育出了優良的水稻品種,戶臘撤地區除大面積改造農田外,還開展了多種經營,刀具生產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到50種左右、120多個花色,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普遍歡迎。

    文化藝術

    阿昌族的歌搖、故事、傳說等口頭文學十分豐富。民間流傳著不少優美的傳說,如長篇敘事史詩《遮帕麻和遮咪麻》;長篇敘事詩《曹扎》、《鐵匠戰龍王》;風俗故事《谷稷》、《親堂姊妹》、《胯骨》;動物故事《麂子和豹子換工》、《老熊撕臉皮》等。這些詩歌、傳說都十分樸實,生動感人。“對歌”是青年男女在業余時間十分喜愛的活動,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叫“相勒吉”,是男女青年在野外對唱的山歌,一般是融景生情,即興作詞,山、水、云、樹等都可入歌;一種叫“相作”,是在夜深人靜時,男女青年在林間幽會時,低聲對唱的情歌,感情真切,常常一唱就是一個通宵;還有一種“相勒摩”,也是一種對唱的情歌,曲調幽雅親切,歌詞含義深刻,比喻生動。樂器有竹琴、洞簫、葫蘆笙、三弦、象腳鼓、銅羅等。舞蹈以象腳鼓舞和猴舞最流行。民間體育也豐富多彩,如蕩秋千、賽馬、射擊、舞阿昌刀和武術等。工藝美術有刺繡、髹漆、染織、雕刻、銀器制作等,制作精細。尤其是雕刻具有較高的水平,在家具、建筑物、佛龕等上面,都可看見雕刻著的各種動、植物。此外,建筑、繪畫等也都有一定的民族特色。

    風俗習慣

    阿昌族份蘇阿昌族男子穿藍、白色或黑色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婦女服飾因地而稍有不同,每逢節日盛會都喜歡佩戴各種銀飾。已婚婦女一般穿裙子,上穿窄長袖對襟衣,用青布包頭;未婚婦女穿長褲,上身為淺色對襟衣、盤辮。食物以大米為主,還有薯類、蔬菜、肉類等,嗜酸性食品。過去青年男女有嚼檳榔的習慣,牙齒往往被染成黑色。住房多為磚瓦、木石結構的四合院建筑,正屋住人,兩邊廂房樓上堆糧食等生活資料,樓下是豬圈、牛欄。村寨內房屋較整齊。寨間交通要道一般都是石板或碎石路,往來方便。男子出門隨身攜帶褙袋和長刀。男女都習慣肩挑貨物,長途運輸多用騾馬。阿昌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戀愛自由,盛行“串姑娘”,但婚姻締結由父母包辦。過去一般是同姓不婚,但長期以來與漢、傣等族通婚的卻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轉房制度。寡婦可以改嫁,但不能帶走夫家財產,其子女亦歸夫家扶養。人死后一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的必須火葬。

    阿昌族人民性格開朗,又十分講禮好客。他們待客禮儀中盛行使用茶壇,這是一種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會先拿出酒壺倒上一小盅酒為來客洗塵,隨后又拿出茶壇,放上茶葉,倒上開水,放到炭火上煮一會,煮好之后倒進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談。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戶臘撒地區的阿昌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每年有定期的“進洼”、“出洼”;“燒白柴”等宗教節日和活動。梁河地區的阿昌族過去多信鬼神,每年春耕和秋收前要祭三次“土主”(地鬼),全寨人都要去田間灑雞血、插雞毛,以祈求鬼靈保護莊稼。此外,因受漢族影響,也崇拜祖先。

    戶臘撒的阿昌族,一年較大的幾個節日,如趕擺、蹬窩羅,會街節、嘗新節、潑水節、進洼、出洼等,都與鄰近的傣族相同。此外還有火把節、換黃單、燒白柴、澆花水等節日活動。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編)

    國家民委網站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第一页| 4hu永久影院在线四虎| 毛片基地免费观看|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十八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免费看特黄特黄欧美大片|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最近2019中文字幕无吗| 免费黄网站大全| 被窝影院午夜无码国产|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成人AV在线播放| 97国产在线公开免费观看| 久久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视频| 4hu永久影院在线四虎| 真实男女动态无遮挡图|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狠狠久久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欧美jizz40性欧美|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粉嫩大学生无套内射无码卡视频| 高潮插的我好爽再干噢在线欢看| 老师的胸好大好软| 精东影业jdav1me| 男女真实无遮挡xx00动态图1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