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于2008年11月的首屆中日韓三國總理會議至今不過一年半時間,到2010年5月29-30日在韓國濟洲島又舉行了第三屆總理會議,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韓國總統李明博和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出席會議。關于東北亞地區合作問題,在華爾街金融危機之前,一般國際輿論的評論都認為從形式到內容均進展緩慢。華爾街金融危機襲來之后,為因應這一世界經濟七十年來所受到的最大的金融經濟危機的沖擊,中日韓三國政府達成促進相互間進一步合作的共識,并定下每年定期舉行一屆三國總理會議的協商機制以解決遇到的問題。
從最初的日本福岡首屆會議到2009年10月的北京會議再到本屆會議。三屆會議三大步,中日韓三國合作特別是在經濟、貿易、金融、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進展迅速。在這屆會議前,中日韓三國決定今年內將簽訂投資協議。關于三國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調研已啟動,中韓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工作正在進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三屆總理會議之前對韓國進行訪問時,雙方商定了中韓雙邊貿易2012年達到2000億美元、2015年達到3000億美元的目標。日韓間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也已恢復。
5月29-30日,在韓國濟洲島舉行的第三屆總理會議分兩個階段,會議達成廣泛共識和協議,如:29日發布的《2020中日韓合作展望》文件中,三國決定提升伙伴關系、實現共同繁榮。在機制化與提升三國伙伴關系方面,決定加強三國高層交往,增進三國人民友誼與和睦,進一步構筑穩定的戰略互信。為此第三屆總理會議決定2011年在韓國建立三國合作秘書處,共同有效應對自然災害,探討建立“三國防務對話”機制的可能性,加強安全對話,提升三國警務合作,推進三國地方政府交流。在發展可持續經濟合作,第三屆總理會議商定將努力在2012年之前完成于2010年5月啟動的中日韓自貿區聯合研究;致力于在2020年前擴大三國貿易量等。
這次會議的成果充分反映在當今國家關系中:合作比單干好,機制建設比隨意發展好。戰后特別是冷戰后,由現代民族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關系,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并以不易被人準確把握的規律運行著。隨著全球化和地區化的推動,國家間關系不是過去單一性、簡單性、以某一種標準就能概括?,F在的國家間的關系密切、深厚、呈現多層次、多棱面、多區域的特點;國家間利益復雜、交織、難以用簡單標準評判。
在這種變化趨勢中,國際合作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合作比單干好。其中地區合作尤為重要。在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和外國的國際合作、和本地區國家的區域合作更加有利于本國的社會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因為合作可以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學習借鑒、共同促進、加強保護;因為地區合作對本地區國家的人民生活影響最大。本地區的各個合作國家同處一個區域,它們之間自然距離相近,生活習俗、民族文化相近,歷史交往較久,進行合作更加便捷。因此,當今國際社會中,地區合作的發展方興未艾。
國際合作的歷史經驗還告訴我們,在合作過程中進行機制建設比隨意發展好。地區國際合作要想長久、可持續就必須進行機制建設。因為有了機制建設才能有章可循,有規有矩。地區間國際合作要克服國情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的差異,沒有制度建設制約就必然會變成隨意發展,難以持久變大。第三屆中日韓三國總理會議的多項成果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項就是關于決定2011年在韓國建立三國合作秘書處的協議。這項決定受到廣泛的注意,被認為中日韓三國合作走上制度化建設軌道,可以說是本屆會議一大成果。
可以預計在第三屆中日韓總理會議的推動下,三國之間的合作將會更加迅速。(張歷歷 外交學院外交學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