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智勇
在這里,我主要結合自己在重彩山水畫的探索與創作過程中的體悟和認識。重彩山水畫,其主要表現形式在傳統中被稱之為“青綠山水畫”,若用了金色,則稱之為“金碧山水畫”。
早期青綠山水畫,通常涵括隋唐。從《游春圖》展現出的成熟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之前,山水畫從單純人物畫的背景中獨立出來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了。
在早期繪畫中,主要是以線的結構來把握對象形體的。這體現在出土的帛畫、畫像磚、畫像石的上面,甚至在傳為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中的山水補景也是使用了線條勾勒。為什么在早期敦煌壁畫中卻看到的是沒骨而沒有勾勒呢?體察當時繪制者的情形,可能基于這樣三方面因素:一是在墻上勾線對繪者的功力要求較高;二是早期敦煌壁畫主要受西域、中亞佛教繪畫影響。但筆者認為這些都不是主要的。結合自身創作過程的體驗,主要原因應在于第三方面,用線條結構與用塊面表現,繪制者內心情感狀態是不一樣的。用線條勾勒,往往是一氣呵成,繪制過程短暫,情感的流泄則相對快速——這顯然與繪制者虔敬的宗教情感存在抵圄。而采用塊面填色的方式,其過程則要相對漫長:先是涂底色,候其干透,再敷表色,而表色一般需三到五遍方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就在這一遍又一遍的并非機械的重復過程中,繪制者表達情感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
譚智勇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