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王貴遜在汪精衛遇刺現場拍照
“我來得晚,又是學徒,24小時都不能離開店,所以不能跟師傅到外面拍照。但我師傅,豈止是能看到要員,他還是一些突發事件的目擊者呢。當然,這也是我從師娘口里了解到的。”周培良對于光華早年歷史的了解都來自師娘錢競秀的講述。
“那是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開幕,地點在湖南路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張學良等軍政要員都來了。會議很重要,合影當然少不了。于是我師傅被叫去拍照了。”
王貴遜帶著徒弟趕了過去。相機在第一會議廳的門前架好后,委員們都過來站好,左等右等卻不見蔣介石。原來,在二樓的蔣介石俯瞰樓下,見委員、警衛、記者一堆人,秩序很亂,就借口身體不舒服,不參加合影了。于是,“二號人物”汪精衛站在了正中的位置。
王貴遜打開照相機,鎂光燈剛剛閃動,突然沖出一個青年,拔出手槍,向汪精衛連連射擊,汪精衛應聲倒地。一時間,場面大亂。蔣介石迅速命令手下展開調查,在場的王貴遜當然也未能避免。
一番折騰后,這天夜里,驚魂未定的王貴遜才回到家里。
事情很快查清了,原來,這次刺殺是由上海暗殺大王王亞樵精心策劃的。當時,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已經完全暴露,但是蔣介石卻消極抗日,引起了愛國人士的不滿,他們委托王亞樵行刺蔣介石。刺客叫孫鳳鳴,他偽裝成記者,混入會場,見蔣介石未到,于是他就改刺汪精衛。
光華照相館為何拒絕去臺灣
在外人眼里,光華照相館是“官辦”照相館,吃香的、喝辣的、賺大錢,但其中的苦衷只有老板自己心里清楚。
周培良告訴記者,“南京解放前夕,國民黨的一個軍官來我們店里,問我師傅去不去臺灣。當時,我就站在師傅旁邊,耳朵豎得高高的。師傅沒有吱聲。”后來,光華照相館的人都留在了南京。
“官辦”的光華沒去臺灣,同行都很驚訝了一陣子,周培良不驚訝,他明白,光華原本就與政府要員無關,它是靠過硬的技術生存的。
十幾年前,師傅去世,去年,年過90的師娘錢競秀也去世了。不過,值得安慰的是,隨著大陸和臺灣的交往日益頻繁,他們當初制作的那些照片越來越多地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蔣介石為何鐘愛大元帥戎裝標準像
周培良翻出一本畫冊,名字叫做《圖說總統府》,他指著其中一張照片說,“這是我師傅拍的,1946年10月31日,蔣介石慶祝60大壽,在為他祝壽的畫冊上就刊登了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合影,蔣介石身著大元帥戎裝,右手握拳,左手握佩劍,面容平和卻不掩威嚴;宋美齡身披綬帶,表情與蔣介石神似。
記者就這張照片的來龍去脈請教了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的副館長劉曉寧,他告訴記者,這張照片并非1946年10月拍的,“1943年8月,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突然去世,蔣介石在重慶接任主席,照片就是這時拍的。當時,抗日戰爭勝利在望,從照片上看得出來,蔣介石心情不錯。”
既然照片不是在南京拍的,周培良為什么說這是王貴遜的作品呢?原來,抗日戰爭期間,因為和蔣宋的特殊關系,光華照相館也跟隨國民黨政府遷到了重慶,照相館就開在上清寺,離孔祥熙等人的公館很近。師娘告訴過周培良,1945年8月底,毛澤東主席來重慶進行國共談判,技術過硬的王貴遜也被喊去,用相機記錄下重要的歷史場景。
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遷回南京,光華照相館也跟著回來了。1946年10月份,在蔣介石舉辦60大壽之前,光華照相館接到一筆大業務。蔣介石公開了他先前拍過的一張大元帥戎裝照,而且要求上色加洗。王貴遜曾經向女兒王明回憶起這一段事情,“照片本來是黑白的,洗的時候重新上了色,而且洗了很多張,都是拿卡車來運的。”
蔣介石要這么多照片干什么呢?原來,這些照片運回去以后,都發到國民黨的部隊了。劉曉寧告訴記者:“抗戰勝利后的幾年內,蔣介石衰老得非常快,你看他在總統就職時拍攝的照片,明顯蒼老,因此,1943年拍攝的這張照片就成了他最中意的照片,他曾多次將這張照片贈送他人。”
劉曉寧還告訴記者,不僅蔣介石就職主席的照片是由光華照相館拍攝,1948年,他當選總統后,就職典禮的照片也是由光華照相館拍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