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垃圾發電面臨機遇
■對于垃圾焚燒發電,國家一直持鼓勵發展的態度,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及裝備領域正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
■考慮到國家在減排方面的要求,政府主導型企業或有實力、有技術的專業投資運營性企業更具發展前景
12月19日下午4時50分,國家主席胡錦濤考察澳門時,專程前往澳門氹仔島澳門家居棄置物處理中心,即澳門專門從事垃圾焚燒發電的廠房進行參觀。在這所建成10多年、讓澳門垃圾處理方式由堆填轉為“焚化為主、堆填為輔”的處理中心,胡錦濤主席對棄置物處理技術非常感興趣,并到中央控制室了解處理過程。
盡管這可能只是一次普通的參觀,胡錦濤也沒有對垃圾發電給予評價,但消息傳來,還是讓整個垃圾發電行業人士上上下下興奮不已、奔走相告,前段時期因垃圾發電被媒體持續質疑而產生的泄氣、沮喪之陰霾,幾乎就此一掃而空,曾讓行業內感受到的巨大壓力也得到了舒緩。
實際上,對于垃圾焚燒發電,國家一直持鼓勵發展的態度,2000年以后就陸續發布了一系列鼓勵垃圾焚燒產業發展的政策,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及裝備領域也正面臨著較好的發展機遇。
2000年2月,國家經貿委、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關于公布〈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環保產業設備(產品)目錄〉(第一批)的通知》,其中包含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成套設備。
2007年,國家發改委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其中明確鼓勵“在經濟發達、土地資源稀缺地區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大力研究開發和推廣利用先進的垃圾焚燒技術,提高國產化水平,有效降低成本,促進垃圾焚燒技術產業化發展?!?/p>
根據《“十一五”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我國“十一五”期間將建設生活垃圾焚燒廠82座,新增處理能力6.7萬噸左右。至2007年,國內垃圾焚燒處理項目總數已達66個,焚燒處理量占垃圾無害化處理總量的比例由2001年的1%提升到12.9%。
《全國城鎮環境衛生“十一五”規劃》提出:“十一五”末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低于60%,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30%,但目前遠未能達標,而2015和2020年我國城市垃圾年產量將達1.79億噸和2.1億噸,未來10年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將面臨一個快速增長階段,垃圾焚燒發電設備的市場需求也將大增。
對于垃圾發電企業來說,其收入主要有垃圾處理補貼,由項目所在地政府支付;垃圾發電項目享受優惠電價、優先上網;由于減少了填埋方式產生的甲烷,代替一定額度火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垃圾焚燒發電還可通過申請CDM增加收入來源。垃圾發電企業的主要成本是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國金證券研究報告認為,部分城市垃圾處理補貼無法得到保障,以及垃圾未分類收集,導致運營成本較高,多少影響了垃圾發電企業的積極性。
目前,國內垃圾發電產業呈現外資試圖進入、內資大企業壟斷競爭、內資小企業試圖以價格戰搶奪市場份額的競爭局面;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開始嘗試以招投標的方式確定垃圾發電的投資方。然而,就城市垃圾處理本身而言,應屬于由公共財政承擔的政府公用事業,垃圾發電企業的介入并不能消除這一特性。推動行業健康發展,需要給予垃圾發電企業相應的補貼,也需要垃圾發電運營企業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意識。因此,政府若以完全市場化的招投標式來操作垃圾發電項目,一方面無法保證中標企業的社會責任心,另一方面容易導致中標企業想方設法轉嫁成本,從而容易發生各類污染事件,并會嚴重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引發社會問題。國金證券研究報告也認為,考慮到國家對減排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政府主導型企業或有實力、有技術的專業投資運營性企業更具發展前景。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寶安、南山垃圾發電廠等企業的成功經驗證明,處理技術與設備先進、企業管理嚴格及社會責任心強、政府鼓勵政策與監管措施到位這幾大要素缺一不可。目前垃圾發電產業的發展因為社會上的誤解、企業經營的不規范、政府監管不到位而有些波折,但垃圾發電畢竟大勢所趨,未來產業前景依舊十分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