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臥難入夢,久思轉成空;朝起方知缺氧事,未老已龍鐘。”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黨委書記盧春房如是描述青藏高原嚴酷的自然環境。他說,為保障建設者健康,青藏鐵路建設創造了人類制氧史上的一大奇觀。
青藏鐵路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段達960公里,這里高寒缺氧,很容易引發高原病。職工們形象地說是“走路不能跑,說話不能吵,吃飯不能飽,氧氣不能少。”氧氣直接關系到建設者的生命健康,也直接關系到生產力。
在海拔4600多米的世界最長凍土隧道昆侖山隧道施工階段,每個施工人員都背著5公斤重的氧氣瓶,邊吸著氧邊工作。中鐵五局四公司項目部負責人說:“昆侖山隧道在近一年的施工中,職工們共消耗5公斤瓶裝氧氣不低于12萬瓶?!?/p>
青藏鐵路風火山隧道軌面海拔4905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隧道。這里氧分壓最低為10.87千帕,空氣氧氣含量只有平原地區的50%。
負責這一隧道施工的中鐵二十局指揮長況成明突發奇想:能不能研制出一個巨大的制氧站,像鍋爐供應蒸汽一樣源源不斷向施工現場和宿舍輸送氧氣?按照這一思路,這個局和北京科技大學合作,創造性地提出了有壓吸附,高原低氣壓直接解吸的變壓吸附制氧工藝和“隧道掌子面彌散供氧和氧吧車供氧的新方法”。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制氧站,將氧氣通過鋼管源源不斷地輸向施工隧道的掌子面。使洞內氧氣含量達到了80%左右,工地海拔相當于下降了1000米。制氧站每小時可制氧42立方米,能保證2500名職工每天吸氧2小時,填補了世界高海拔制氧技術的空白。制氧站投入使用后,高原病發病率大大減少。
盧春房說:“青藏鐵路沿線近20個施工單位都建立了制氧站,3萬名職工每人每天平均吸氧不低于2小時,沿線配置了25個高壓氧艙,如此大規模使用氧氣,在人類建設史上還是首次。充足的氧氣保障了職工的身體健康,急性高原病年平均發病率穩定在千分之七左右,青藏鐵路建設開工以來無一人因高原病而死亡。”(王圣志 班威)
新華網 2004年6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