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個時候,在德國法蘭克福車展期間,德國相關行業(yè)協(xié)會對國內第一款出口到歐洲的廉價SUV江鈴陸風質量提出質疑,中國汽車如何走向世界的話題開始不絕于耳。
一年后的今天,國家商務部正式表態(tài)要提高汽車出口的門檻,以免“低質廉價”的汽車出口影響國產汽車走向世界的整體形象。商務部的這個表態(tài),讓這些唇槍舌劍了一年的專家感到欣慰。這一年來主流的專家聲音就希望國家能提高出口門檻,限制、打擊小打小鬧的汽車企業(yè)進入出口行業(yè),依此保證出口汽車的質量,以及提高國產汽車在海外市場的形象。
只是這項政策要到明年才開始執(zhí)行,現(xiàn)在還看不到政策能夠帶來的利好消息。
現(xiàn)在能看到的是,從去年以來汽車的出口增長迅速,國內主要的自主汽車企業(yè)都開始大規(guī)模出口。出口目的地也從最初的亞非拉,開始逐步嘗試向歐美滲透。出口的主力軍中,國內幾大汽車巨頭并不是龍頭,而像長城、吉利、奇瑞甚至一些在國內還沒有轎車生產資格的小型SUV企業(yè),充當了出口的主力。
這些汽車出口企業(yè)中,被專家所不齒的主要毛病,如低價競爭、質量控制比較差等問題,卻并沒有影響這些企業(yè)的出口增長速度。一家小型汽車企業(yè)負責人在辯解時就強調,低端汽車能夠出口,這說明國際市場也有低端市場的需求;而低價惡性競爭,他解釋在國內市場也同樣存在價格競爭的問題。
總結這位負責人的說法,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他沒有區(qū)分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而是把所有的汽車市場都同等看待。其實,在我們大張旗鼓宣布提高出口門檻的同時,就意味著我們愿意承認國內汽車市場門檻低于國際市場,顯然,這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
一個成功的例子擺在我們面前,差不多20年前,日本車剛剛進入美國市場時,遇到了和我們今天幾乎同樣的問題,但今天,日系車已經成為美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最具競爭力的汽車。日系成功的關鍵秘訣并不是提高出口門檻,而是制造全球最“價廉物美”的汽車。(京華時報 張利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