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網站一條消息顯示"美輸華食品被檢出硒超標,相關產品已被檢驗檢疫部門做退貨處理"。
三天前的13日晚,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網站公布,因為食品安全問題,美國數家主要肉類加工商的產品即日起將無緣中國市場,包括全球最大肉類加工商"泰臣食品公司(TysonFoodsInc.)速凍家禽以及肉類產品被發現受到沙門氏菌污染"。
而一天前,7月12日,美國商務部部長卡洛斯·古鐵雷斯態度強硬,"中國對其出口產品的安全負有責任。"措辭之嚴厲前所未有。中國輸往美國的食品和其他商品正在經受前所未遇的嚴格檢查。
顯然,你來我往的食品安全爭端,不是這一輪沖突的最初緣起亦不是最終結局,它不過是雙方貿易摩擦升級過程中的一幕而已。
食品安全問題上的"針尖-麥芒"
7月12日,古鐵雷斯稱,"中國必須盡快行動以確保對美出口商品的安全。"
就在同一天,美國參議員德賓向國會提出議案,要求對所有的外國食品進口征收費用,而"針對每項產品最高20美元的費用,用于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擴大檢查范圍。"
簡單看這一提案,它不過是對美國近來頻繁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所引發的社會不滿的一種策略性回應。但聯系起來分析,不難發現其中指涉的"中國食品出口者"。
因為此前,德賓與國會眾議員德撈洛就食品安全問題,數次致信FDA和中國食品管理當局。而此次議案中,德賓表達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如果有意向美國出口食品,必須先向FDA申請"進口食品許可證",達到或相當于美國標準者方可進口。"
其苛刻在于,"中國食品安全規定基本上與美國同類規定相同。這僅僅是一個按照不同標準執行的問題。"里昂證券中國宏觀策略分析師安迪·羅斯曼判斷。
7月13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暫停了42家國內食品企業的食品出口(海鮮類),其中17家企業的出口目的地正是美國。同日,被質檢總局宣判禁止進口的產品目錄中,包括"桑德森農場公司受抗寄生蟲藥殘余污染的急凍鳳爪、來自美國最大的農產品公司——卡基爾公司含增加瘦肉的添加劑的急凍排骨等美國公司的相關食品。"
早在7月12日之前,故事已經開始。在6月26日,中國在山東和深圳口岸截獲美國產細菌含量超標的果類加工食品;6月12日,中國銷毀含有害乳白蟻的美國整船的干果;更早的6月8日,國家質檢總局就查獲了不符合中國衛生標準的大批美國輸華食品。
美國方面,2007年3月份,美國多起寵物狗死亡事件的矛頭都指向中國產寵物食品;緊接著,4月份有超過250多項中國產消費品因違反美國本土標準被扣留或禁止進口。
對此一連串故事,安迪·羅斯曼坦言,"中美雙方需要花大力氣,避免就食品安全問題政治化。"他的憂慮并不多余。
不止"食品安全"
雙方分歧顯然不盡在于此,"食品安全"只是美方一個發力點。
一份旨在允許美國公司要求美國商務部向中國商品征額外稅目,以應對"中國政府人為干預控制匯率"的法案提交美國國會審議。
而作為該議案的提交者之一的美國共和黨議員亨特在7月13日公開表示,"我們必須授予美國公司新工具以對抗中國匯率政策。"而據美國外貿協會分析,此一提案不過是近期針對中國匯率政策的四項法案中,最為嚴厲的一項。
而僅僅在兩天之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要求世界貿易組織專門成立一個"針對中國"解決貿易爭端的仲裁小組。
據本報了解,美國方面力諫這一小組的目的在于"幫助解決當前中國與該組織在補貼問題上所陷入的僵局"。該組織負責人斯派塞直陳,"中國的補貼政策可能違背了國際貿易規則"。
而中國方面,已然從4月中旬開始,就取消了部分鋼材8%的出口退稅,其他鋼材的出口退稅率則從8%降至5%。同樣地,中國從7月開始,對2800多項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進行了調整,覆蓋了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37%。
在3月底,在中美貿易過程中,美國已然打破不對"非市場經濟國家"征收反補貼稅的23年常規。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宋國友博士分析,"從多邊來看,美國會充分利用WTO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多邊國際經濟組織壯大聲勢??梢灶A料,美國對華提出的WTO爭端解決程序會日見頻繁。"
"而從雙邊看,美國主要是利用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及其他雙邊交流機制,迫使中國做出更多的承諾或者讓步。"
從單邊看,美議員將繼續利用提案,來瞄準中國的匯率政策,并鎖定中方履行入世承諾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