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籌備,現時中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建設正在進入加速推進階段,除了總投資的增加,還有即將成立的國家石油儲備中心。
作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中國對于以石油為主的能源儲備怎么重視也不過分。隨著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持續上升,石油安全問題已非常嚴重,部分專家預測今年石油對外依存度將突破50%的警戒線。所以,對我們來說,及時和有效地建立石油儲備已經刻不容緩。
而石油儲備,對當今世界的較為發達的國家本是應有之備。
早在1975年,美國國會就通過了《能源政策和儲備法》,授權能源部建設和管理戰略石油儲備系統,并明確了儲備的目標、管理和運行機制。而實際上,石油儲備的建立非短期所能為。即使是實力雄厚者如美國,整個石油儲備的建立過程由開始到完成也耗時了近10年。現時石油儲備的日常管理則由能源部專設的辦公室負責。20世紀50年代,日本的有關法律規定了企業的石油儲備義務。1974年日本加入國際能源機構后,建立了政府石油儲備。日本通產省是石油儲備的管理機構。管理方式分為通產省資源能源廳、國家石油公司、核心石油公司、國家儲備公司等四級管理。“9·11”事件后,韓國專門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重新審定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目前韓國國家石油儲備保持在相當于75天消費量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國家目標的石油儲備也不應該由行政部門壟斷,而是應該更加充分地發揮社會的作用。
最近國家審計署指出,發改委具有項目申報、概算審批、投資安排、建設管理和建成后運營管理等多種職責,不利于實行公司化管理,不符合政企分開原則。可謂一語中的。
有中國石油問題專家曾經建議,石油儲備體系實際上包括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石油儲備體系,才能切實提高國家應對石油供應中斷和石油市場劇烈波動的能力,而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剛剛起步,商業儲備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
筆者通過觀察看到多個行業政企混雜的弊端,深感在加快落實石油戰略儲備計劃時,必須注意建立相應的戰略儲備體系和運行機制,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框架,包括盡快制定和頒布石油法和石油儲備法。
例如,美國的石油儲備分為兩個層次:政府戰略儲備和企業商業儲備。由于進口依賴度相當高,美國對石油儲備備加重視,并主要著眼于政府直接掌握的“戰略石油儲備”,美國政府戰略石油儲備規模居世界首位。目前,全美國的石油儲備相當于150天的進口量,政府儲備為53天的進口量,僅占1/3,企業石油儲備遠遠超過政府儲備。這兩個體系相對獨立,企業儲備完全市場化運作。日本、德國和法國的石油儲備體系則采用三個層次:政府儲備、法定企業儲備和企業商業儲備。法定企業儲備是法律規定的企業儲備任務,政府對法定儲備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
另外有關石油儲備的資金來源也需要通盤考慮。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資金主要來自于財政撥款。日本石油儲備的絕大部分資金來源是石油稅,從1978年起,日本開始征收石油稅,對原油、各種石油產品、油氣以及液化天然氣征稅,此項收入幾乎全部作為石油儲備基金。政府建立石油專門賬戶,通過征收石油稅籌集儲備資金。政府為法定企業儲備提供低息貸款、加速折舊等政策。法律規定以外的企業商業性儲備則由企業自理。德國政府戰略儲備由聯邦財政支付,其他石油儲備費用來自銀行貸款和消費者交納的儲備稅。
那么中國建立石油儲備,是否應該根據國情作出更為合理的安排?筆者以為稅負似乎應該更多來自于一些大排氣量和奢侈品牌汽車的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