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觀察
供需保持脆弱平衡
三方因素影響油價走勢
本月29日,受墨西哥減產和美元持續疲軟等因素影響,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再創歷史新高,已逼近每桶94美元的“天價”。由于油價高企對企業的成本和盈利、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乃至全球經濟的健康運行都有重要影響,因此油價下一步如何發展正受到各方密切關注。
突破100美元或無懸念
面對近來油價大幅飆升的局面,有市場分析人士甚至預言,油價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不再是一個“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一個“什么時候”的問題。與此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部分成員國的官員和一些市場分析人士則堅持認為,目前國際市場原油供求基本面并不支持“天價”油價,一旦市場因素出現變化,引發交易者出現拋售浪潮,油價將面臨大幅回調的壓力。
目前看來,在國際原油市場供需保持脆弱平衡的大背景下,影響今后油價走勢的因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即市場投機炒作活動、美元匯率走勢和其他影響國際市場原油供應和消費的因素。
市場投機炒作抬高油價
從市場投機炒作活動來看,投機性交易者是否采取獲利回吐操作將成為影響油價走勢的一個重要因素。
近年來,隨著油價持續大幅攀升,越來越多的投機性交易者攜帶巨額資金進入原油期貨交易市場進行投機炒作。如果投機性交易者趁油價處于相對高位時采取獲利回吐操作,不排除油價出現回落的可能。去年下半年,油價在達到每桶78.40美元的歷史高點后,受交易者獲利回吐影響,一路回落至每桶60美元以下。
不過,目前市場分析人士一般認為,由于國際市場原油供求平衡比較脆弱,許多投機性交易者正謀求進一步抬高油價。英國標準人壽投資公司分析師弗朗西絲·赫德森說:“原油期貨交易市場充斥著大量對沖基金和其他投機性交易者,他們都在密切關注油價是否會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
美元疲軟一時難以扭轉
從美元匯率來看,美元疲軟勢頭短期內難以扭轉,因此以美元計價的油價很可能會進一步上漲。
由于次貸危機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導致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放慢,加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9月份將短期利率從5.25%降至4.75%,導致近來美元持續疲軟。美元貶值使得油價相對于持有歐元等其他貨幣的投資者而言變得更為“便宜”,這部分投資者大量買入原油期貨交易合約,也成為推高油價的因素之一。
美聯儲將于本月30日到31日舉行貨幣政策決策例會。目前市場普遍預計,為避免經濟陷入衰退,屆時美聯儲可能將短期利率進一步從4.75%降至4.5%。美聯儲再次降息將會進一步打壓美元匯率,同時也為油價上升提供新的支撐。
中東局勢影響供需關系
從影響國際原油市場供應和消費的短期因素看,可能推高油價的因素包括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颶風天氣、北半球冬季取暖油消費高峰期即將來臨以及歐佩克拒絕增產的立場等。
美國奧本海默公司分析師法德勒·蓋特說:“目前市場上并不缺乏可以被投機性交易者用來進一步推高油價的消息。”
不過,如果受次貸危機影響,美國等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慢導致其原油需求下降,或者全球原油庫存增加,油價上漲勢頭則可能受到抑制。此外,如果颶風天氣對美國和墨西哥的采油和煉油設施沒有構成實質性威脅,或者北半球暖冬天氣導致取暖油消費量低于往年水平,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油價出現回落。
雖然影響油價走勢的因素紛繁復雜,準確預測油價未來走勢非常困難,但由于市場投機炒作在推動近來油價上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從短期看,大批投機性交易者采取何種投資策略將是影響油價走勢的基本看點。如果交易者配合油價利空消息采取獲利回吐操作,油價有望出現回落。但如果交易者配合油價利好消息,繼續選擇大量買進原油期貨交易合約,油價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將是一件“非常現實的”事情。(據新華社電)
■新聞鏈接
歐佩克油價
首次突破
每桶85美元
總部設在維也納的歐佩克秘書處30日宣布,歐佩克七種市場監督原油一攬子平均價29日達到了每桶85.84美元,首次突破每桶85美元大關。
歐佩克秘書處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該組織7種市場監督原油一攬子平均價為每桶81.67美元,比前一周上漲1美元。
中東地區局勢緊張是推動油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土耳其軍隊與盤踞在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之間的軍事對抗,美國對世界主要原油生產國之一的伊朗實施新的制裁措施,加劇了市場對中東局勢緊張可能影響國際市場原油供應的擔憂。
歐佩克分析人士認為,鑒于中東地區局勢緊張短期內難以明顯緩和,未來幾周油價仍有大幅上漲的可能。
■相關新聞
高油價推動
中東及中亞
經濟高速發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9日發布的中東和中亞地區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不斷上漲的油價使該地區產油國經濟高速發展,兩個地區今明兩年經濟增長率都將超過6%。
報告認為,受益于國際油價持續上漲,中東和中亞地區的經濟增長率可望連續8年超過全球平均水平,今明兩年預計將分別達到6.6%和6.7%。其中,阿塞拜疆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分別達到29.3%和23.2%,土庫曼斯坦可望均保持在10%,卡塔爾則分別為14.2%和14.1%,蘇丹分別為11.2%和10.7%。
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東及中亞部主任穆赫辛·汗警告說,在中東和中亞地區經濟因高油價而快速發展的同時,許多國家也面臨嚴峻的通貨膨脹挑戰。受需求強勁增長、巨額外部資金流入的推動,加之各國普遍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中東和中亞地區平均通脹率已超過8%。其中石油出口國通貨膨脹上升的勢頭尤為迅猛,已從2006年的7%升至目前的約10%。
穆赫辛·汗敦促中東和中亞地區國家加快改革應對挑戰。他指出,對石油儲備迅速下降和易受初級產品價格波動影響的國家來說,實現經濟多元化顯得尤其重要,這可以促使這些國家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