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南方罕見的冰雪災害給農業造成嚴重損害,引發部分機構和學者對消費價格水平做出再創新高的預期,河北香河乾屯中學退休教師李希田卻并沒有因為超市里13元一斤的豬肉、100多元一桶的花生油過于犯愁。
他說:“農產品的價格是漲了一些,但這不是過春節趕上南方雪災了嗎。家里還有的吃,貨架上能選擇的東西也很多。”
20年前,當中國政府首次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運行公報中承認中國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時,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988年零售物價水平年度漲幅高達18.5%,其中食品與藥品和醫療用品漲幅最高,分別達到23%和24.8%。
令李希田最難忘的就是隨之而來的“搶購風”。他本人也跟著四處排隊,然而由于物資短缺,經常是手里攥著錢卻買不到東西。
2008年2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7.1%,創11年的月度新高。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在2007年全年平均上漲4.8%,成為1997年以來的年度最高漲幅。
中國政府為此把“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和“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同時列入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溫桂芳認為,在即將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物價問題將是決策者關注的焦點,這不僅因為物價上漲過快會影響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而且因為價格機制始終是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基礎性問題,關系到改革的繼續深入。
他說:“對通貨膨脹的應對要因時因地,要把原因解釋清楚,明確哪些價格增長是合理的。”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年度統計公報顯示,自改革開放以來,物價波動在“當前經濟運行主要問題”中就反復出現過,直到1997年中國實現“高增長、低通脹”。
在此之前,中國物價水平的過快增長留下了3個關鍵節點:除1988年外,還包括1985年,零售物價總指數比上年平均上升8.8%;1994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增長24.1%。
親歷中國物價改革的溫桂芳認為,這3次通貨膨脹與物價體制改革是密切相關的。在計劃經濟時代,價格由政府制定,商品的價格長期被壓抑。從1985年到1988年,中國的物價改革戰略轉變為以“放開為主”,同時放開小商品價格,并對部分商品實行價格雙軌制。由于受發展水平和經濟環境的制約,在供求矛盾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引發了明顯的通貨膨脹。
1992年,中國開始重新加快價格改革。到1994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由市場調節的商品已超過90%。
關于1994年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創下的歷史最高漲幅24.1%,公報認為,原因在于“前兩年社會需求增長過快、貨幣超經濟發行的滯后影響,部分農產品因災減產,加上國家政策性調價和一些影響物價的宏觀改革措施出臺。”
面對經濟過熱和高通貨膨脹,從1997年開始,中國實施經濟緊縮政策,嚴重的通脹問題很快得到緩解,并出現了連續多年的低物價甚至負物價現象。
瑞銀集團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認為,正是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特殊進程,使中國的物價調控留下了類似“翻滾過山車”的運行軌跡。
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輿論廣泛關注的通貨膨脹只是暫時現象,雖然1、2月份居民消費物價指數仍會繼續上揚,但到年中就會隨著供給壓力的緩解而開始下降。雪災對宏觀經濟的干擾也會很快消失,中國經濟2008年很可能繼續保持或接近兩位數的增長。”
溫桂芳指出,面對新一輪通貨膨脹,中國的財力和物質基礎都已顯著增強。財政稅收已從1988年的2357億多元增長到2007年的5萬多億元。商務部統計的600種主要商品,絕大多數都是供過于求或供求平衡。
但是,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包括石油、糧食和鐵礦石在內的大宗商品都在大幅上漲,必然會通過成本提高來推動國內價格上漲。除此之外,因巨額外貿順差造成的流動性過剩也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問題。
可以預料,今年的兩會將從新的角度,審視這些全新的內外部環境對中國應對通貨膨脹提出的挑戰和提供的機遇。
雖然冰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尚在統計之中,安德森認為,為了緩解供給短缺和抑制物價過猛上漲,中國政府將會繼續保持對部分商品價格的管制和補貼政策,這意味著在未來數月內,電煤價格上漲與固定電價的矛盾仍將持續。
溫桂芳說,雖然中國進入了生產要素重估的新時期,在確保經濟增長實現“又好又快”目標下,開始將社會保障、環境和資源消耗納入成本使物價上行的空間增大,但物價改革并不應該放緩。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許多人認為,中國的問題還是要靠深化改革開放來解決。
目前,由政府定價的商品比重僅占全部商品的3%左右。然而,對于像李希田這樣的普通人來說,物價走勢最牽動神經的還是農副產品這類生活必需品。
李希田說:“人們不再對漲價感到恐慌了,只要愿意多花點錢就都能買到東西,不吃豬肉還可以吃雞吃鴨,其他的消費可高可低。農產品是物價放開的開始,也是物價監管的重點,政府一定要管好,既要讓農民日子過好了,也不能讓城里的窮人餓肚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