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結論與政策性建議
(1)自1999年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各省區市宏觀經濟實力得到了快速發展,并且自2004年起有加速發展趨勢;同時,自2005年以來,西部各省區市宏觀經濟競爭力靜態總體排名變化不大,趨于平穩,但動態排名波動較大。不過,自2004年起動態排名前三名省份基本穩定,這種排名平穩格局將會延續。
(2)在綜合排名上,在西部大開發剛啟動時西南地區宏觀經濟整體實力明顯強于西北地區,在經濟總量水平和市場化水平上,西南地區都超過西北地區,但在收入與消費水平、工業化與城市化水平上西北地區強于西南地區,且十年來這些差異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縮小,西部地區表現出了一種均衡發展趨勢,因而在今后政策調控中還應注重西部地區內部均衡發展。西南地區在工業化與城市化建設中應注重尋找合適的產業作為經濟發展動力,并加快城市建設步伐,而西北地區應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優勢,這是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3)內蒙古發展勢頭迅猛,其靜態排名已位居西部第二,而且其增長速度在西部處于絕對領先地位,這充分表明內蒙古緊緊抓住了西部大開發所帶來的歷史性機遇,使得它在西部經濟發展中處于領先的地位。四川作為西部地區第一大省,優勢明顯,但這種優勢正在逐步縮減,若其不積極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內蒙古將可能取代四川,在宏觀經濟綜合實力指標上成為西部第一。
(4)西北地區的新疆、青海、甘肅的宏觀經濟增長日益緩慢,這些省份應當盡快擺脫對能源的過度依賴,延長產業鏈條,提高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制造水平,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而西南地區的貴州省在西部一直處于“欠發達、欠開發”的被動局面,因此轉變經濟發展思路,避免在西部經濟開發中被邊緣化是其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這些省份應根據自身情況積極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否則與西部其他省份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西部呈現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局面。西部將可能形成以四川、內蒙古為第一梯隊,重慶、陜西、廣西、云南、寧夏為第二梯隊,新疆、青海、貴州、甘肅為第三梯隊的經濟發展格局,這將不利于區域內部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摘自《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