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嚴峻挑戰,在全球經濟負增長的大背景下率先實現企穩回升。然而,2010年國內國際局勢依然復雜多變,如何打牢經濟復蘇的基礎,全面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12月上旬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為未來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
把“促轉變”作為“關鍵之年”的工作主線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重點要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下工夫,真正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統一起來,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可以說,在“保增長”取得顯著成效后,“促轉變”已成為2010年經濟工作的主線。
“2009年,由于特殊時期、特殊的經濟環境,政府把保經濟增長放在首位。不過,特殊時期的應急政策如不能在合適的時機作出調整,也會給經濟的長期發展帶來巨大的風險與隱患。”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表示,“本次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內涵十分明確,就是指經濟發展并非僅是GDP數量的增加、規模的擴張,而是要讓經濟增長不僅民生目標明確,而且在短期目標與長期戰略之間達到平衡,投資、消費及出口之間達到平衡,產業與產業之間達到平衡?!?/p>
“可以說,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是個轉折點,關注的問題明顯由短期向長期轉換,政策處于調整的關鍵時期?!眹倚姓W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表示。
“據我們的判斷,2010年將是形勢十分復雜的一年,也是我們謀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最為關鍵的一年,轉變發展方式其實是一個長期問題。現在,短期目標‘保增長’見了成效,明年經濟環境也將好于今年。在這個時候,的確應當把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結合起來,為中國經濟長久發展夯實基礎?!眹倚畔⒅行慕洕A測部副主任祝寶良進一步指出。
調控政策基調不變,“針對性、靈活性”增強
在各界對中國經濟前景作出謹慎樂觀的判斷后,國家后續調控政策是否轉向引發廣泛關注。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關注民生成為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共同“重點”。盡管雙政策主基調不變,但“針對性和靈活性”的提出為未來政策調控預留了較大的空間。
對此,易憲容表示,2010年的適度寬松貨幣政策不會“退出”,但不會出現2009年由于特殊經濟形勢造成的貨幣投放極度寬松的情形,銀行信貸在2010年會有所收縮。如果2009年對貨幣政策的理解多在“寬松”上,2010年重點則該放在“適度”上。
專家普遍對于2009年貨幣供應量增速大幅高于GDP增速表示擔憂,并認為貨幣政策的微調在所難免,而且會更加注重信貸速度與平衡的問題。對此,王小廣的看法更為明確,“未來政策走向將會更加關注信貸貨幣政策尺度的掌握,而財政政策有必要維持現在這個積極的態勢,而且財政政策應該放在更加重視民生這樣一個出發點上”。
“可以說今年經濟工作會議面臨的決策難度比往年更大,因為國際國內經濟局勢尚不明朗,我國經濟面臨的任務和挑戰更為艱巨,對政策調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中央和地方在認識和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F在我們面臨的一大風險就在于如果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不強,2010年經濟很容易走向過熱。如果不能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經濟還有再次下滑的可能?!弊毩急硎?。
“通脹預期”壓力不大,其他風險不可忽視
在2009年我國貨幣供應創出天量、世界主要國家投放巨額流動性的背景下,通脹問題成為媒體和民眾廣為關注的焦點。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物價的持續回升正在導致通脹預期不斷增強。本次經濟工作會議雖然只提及“管理通脹預期”,但專家表示,這一提法顯現出政府宏觀調控的前瞻性。而早在今年10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已經首次將“管理通脹預期”與保增長、調結構一道列入宏觀調控重點內容。
對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表示,應加快推進收入分配改革,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有助于緩解通脹預期。所謂通脹預期,不是真正的通脹。事實上,在總需求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單純的貨幣供應快速增加引發實體經濟通脹的可能性較小。對此,王小廣和易憲容等專家均認為,在中國目前的CPI體系下,出現惡性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專家也指出,雖然CPI等指標可能不會顯現出通脹苗頭,但是資產價格泡沫化的風險卻不容忽視。股市和樓市的過度活躍和投機過熱,往往是通脹的前奏。管理通脹預期對于貨幣政策來說,關鍵是保持貨幣供應量與宏觀經濟形勢相適應,因此必須調節貨幣流向、信貸結構,防止大批資金流入股市并助推資本市場泡沫化。為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密切跟蹤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把握好貨幣信貸增長速度。祝寶良說:“我主張明年貨幣增長控制在17%左右,否則肯定是有風險的。”
專家特別強調,應當未雨綢繆高度關注房價上漲問題,一定要避免房地產市場重蹈2009年利用銀行金融杠桿大肆炒作而非理性暴漲的覆轍。12月14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傳遞出明確的信號,加強和改善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重點是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強市場監管,穩定市場預期,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