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3月17日電 題:中俄原油管道穿越界江主要工程完工
新華社記者 范迎春
中方建筑施工官員17日對新華社記者說,中俄原油管道穿越界江——黑龍江的主要工程已經完工。
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管道局第三工程處處長李長才表示,中俄原油管道穿越黑龍江的鉆孔及四次擴孔工程已經完成。鉆孔和四次擴孔工程共歷時6個多月。
盡管已是3月中旬,但黑龍江畔依然寒風刺骨、滴水成冰。這里是中俄原油管道穿越黑龍江工程的建設最前沿。
李長才說,下一步的施工任務是,把預先焊接好的金屬管道沿著江底的孔道回拖,從而把界江兩岸的輸油管道連接起來。
他表示,相對于復雜的鉆孔和擴孔施工而言,預計月底進行的回拖工作將“很輕松”,僅需一兩天時間就能完成。
“穿越黑龍江”被稱為中俄原油管道建設的“咽喉工程”,也是施工難度最大的工程。穿越工程采用定向鉆工藝和對穿技術在兩岸同時施工,由中俄雙方專家共同進行的工程設計和論證耗時2年之久。
在可供選擇的盾構(開掘小型隧道)、大開挖和定向鉆工藝等作業方案中,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管道局力主并最終決定采用成本最低、工期最短的定向鉆工藝。曾持反對意見的俄羅斯專家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大膽的工程”。
盡管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管道局曾成功實施黃河、長江、淮河、錢塘江、珠江、尼羅河等大型河流和山體的穿越任務,但是在穿越黑龍江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很多始料未及的困難。
“由于涉及卵石層、巖石層、交互層等不同地質段,局部塌方、大塊巖石掉落的情況時有發生。”李長才說。
自2009年9月1日破土動工以來,穿越工程還遭遇了黑龍江畔近些年來最為寒冷的一個冬季,氣溫經常在-40℃以下。
“惡劣的氣候條件,也為施工增加了不小的難度,但總體說工程進展較為順利,符合進度設計要求,”李長才說,“到今年6月30日全部完成穿越工程沒有任何問題。”
中俄原油管道穿越黑龍江部分的總長度為1090米,最深處距江面約50米。管道分為主道和備用道兩條,平行間隔25米。擴孔后孔徑1.1米,在地層松軟、易造成塌方的卵石地帶,敷設了孔徑1.2米的套管。
作為未來中國油氣進口東北方向的一條戰略要道,中俄原油管道北起俄羅斯斯科沃羅季諾市,南至中國大慶市,其中俄羅斯境內長約70公里,中國境內長約900多公里,設計年輸送原油能力1500萬噸。
為了確保穿越黑龍江“咽喉工程”的順利進行,中俄兩國政府批準設立了項目建設封閉區和各自的專用臨時口岸,為人員、設備和材料進出境實施“全天候”服務。
中俄原油管道俄羅斯段已先于中國漠河――大慶線和穿越黑龍江工程在2009年4月末開工建設。而中國境內的管道建設工程去年5月以來分15個標段陸續開工,沿線穿越11條大中型河流、15處鐵路和26處2級及2級以上公路,截至目前,各項工程建設進展順利。
據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齊振林介紹,中俄原油管道境內使用L450級優質鋼材,管道口徑813毫米。
另外,在距離穿越黑龍江施工現場數公里的漠河縣興安鎮漠大線首站,為進口原油中轉和加壓的6座大型油罐主體也已建設完畢。
按照計劃,中俄原油管道將于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