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數據顯示出口同比上升30.5%,高于市場預期的28.9%。而此前發布的貿易數據顯示,進出口回升勢頭良好,同比上升39.4%,達到2381.6億美元。同時重新“回歸”貿易順差,但貿易順差較過去已經大為收縮,盡管4月份中國月度貿易順差轉負為正,但只有16.8億美元,今年1至4月份我國對外貿易順差累計為16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752億美元大幅度萎縮,未來數月內中國出口還會處于一個緩慢恢復過程,不意味著這個勢頭不會中止,原因不是來自美國經濟反彈能力,受到歐洲主權信用危機可能造成外部需求縮水、歐元貶值,截至5月14日,人民幣對歐元累計升值14.5%,給產品出口歐洲造成甚大的成本壓力,加之歐洲進口商獲得貿易信貸能力下降等因素影響,歐洲在未來對外部市場需求“爭奪”力下滑,將對中國出口可持續恢復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也給下半年中國出口增速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還有2010年初至今,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值幅度已經達到6%,從而進一步降低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緊迫性,輸入型通脹壓力由此可能降低。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4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為65.66萬億元,狹義貨幣(M1)余額為23.39萬億元,貨幣流動性比例達到35.62%,較2、3月份有小幅上升。預計年內后續月份M2會回落至18%-21%之間,但是要達到不高于17%水平,未來還需加強相關調控力度。而在信貸方面,4月份信貸超預期達到7740億元,遠高于市場此前估計的5800億水平。與M2減速走勢不同,4月份M1同比增幅較上月有所增加。在3月份出現回落的“倒剪刀差”再次反彈,M1、M2之間差額由3月的7.44個百分點擴大為9.77個百分點。M1略高于M22-3個百分點是比較合適,而高于5個點以上可能會有通脹風險。隨著貨幣進一步活化,商業銀行為應對存貸比超標壓力,紛紛用“隱性加息”手段吸引存款,暗示通脹風險仍有待釋放。從控制通脹風險角度來說,只有央行流動性收緊速度快于貨幣流通速度加快帶來的貨幣膨脹壓力,未來通脹才可能被平復。公開市場操作方面,4月央行繼續大規模回籠貨幣,鑒于5-7月到期資金流量依然較大(分別為6130億、7800億和7480億元),預計央行在未來幾個月內將保持大規模回籠態勢。如果3年期央票不調整為每周發行,則6、7月份再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增大。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經濟恢復性增長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情況下,我國單方面加息無助于抑制輸入型通脹,加息反而會加大本來已承受了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壓力,使企業財務負擔增加,將會進一步擠壓企業利潤空間,從而加大經濟二次探底風險。另外,此次危機將直接打擊歐洲經濟及歐元價值,加速資金流向避險的美元市場及亞洲等新興市場,延緩全球經濟刺激政策退出步伐。歐盟經濟體復蘇面臨著巨大的市場不確定性,使歐元貨幣政策制定受到很大限制。美國也受到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金融機構的牽制,再加上其失業率依然在9.9%,使得其繼續要保持著政策的延續性。那么則預計歐美各國貨幣政策將仍然保持低利率水平,主要發達國家或許推遲加息步伐。上述因素都在客觀上制約了我國貨幣政策特別是利率政策調整。
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3月份美國CPI上漲2.3%,印度上漲14.9%,4月巴西CPI上漲5.2%,我國物價上升壓力并不可怕。從國際因素看,今年在4月會議上,美聯儲聲稱,美國經濟持續好轉,但經濟衰退影響仍未散去,因此預計將把接近零利率水平再維持一段時間。可見美聯儲已經沒有了“較長時期維持低利率不變的”意思,態度更為正面。因此,如果美國經濟復蘇勢頭得以持續,可以初步判斷美國可能在2010年10月前后,也就是在9月或者是在11月會議上,美聯儲可能會啟動升息周期。
另外,受到世界經濟復蘇面臨危險和人民幣隨美元對其它貨幣升值對我國出口復蘇不利,未來經濟過熱風險系數降低。加之近日國內A股市場大幅下挫,下半年房地產調控對房價負面影響會逐漸體現,資產資本價格已經或者正在被擠壓。另外,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襲擊全球金融市場,估計歐美各國仍將繼續保持低利率水平,可能會推遲加息步伐。還有海外熱錢加速流出香港,從去年底的6400億港元下降到今年一季度末不足2000億港元,港元匯價也創20個月的新低,預示我國政府管理層就人民幣加息與升值時機的選擇可能要推遲。在下半年外需可能會不斷下滑狀況下,將增加我國出口復蘇的不確定性,凈出口對經濟增長動力可能難以實現市場年初的預期。還有針對房地產行業宏觀調控措施也可能造成新增房地產投資下滑,意味著2010年下半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有所下降概率增大,總需求過熱程度也由此可能得到緩解。危機造成全球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漲勢也將趨緩,在上游領域降低了我國PPI向CPI傳遞的外部壓力,反而下半年物價漲幅可能變得更為可控,從而實現全年力爭把CPI控制約在3%目標,所以,近期我國政府管理層在人民幣對內升息、對外升值與否的貨幣政策選擇上可能變得更為謹慎。(國元證券 劉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