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住宅工業化的標準體系有望年內出臺
除了規劃設計準則方面的探索,有權威人士還透露,包括主體結構技術標準在內的一整套住宅工業化標準體系有望年內出臺。專家認為,這無疑將推動我國的住宅工業化進程,并有利于提高保障房在內的住宅的質量和品質。
我國早在1999年便發布了《關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見》,目前,我國住宅建筑工業化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一批大型的成熟的龍頭企業已明確地意識到住宅建筑工業化是住宅產業的發展方向,是企業未來發展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并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發展之路,大力開展住宅建筑工業化的研發和生產,現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技術產品處處長葉明表示,住宅產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就是住宅建筑工業化的程度和水平,住宅工業化的關鍵技術主要是主體結構技術。以某綜合性建筑企業自主研發的預制裝配整體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技術為例,葉明介紹說,這種工業化生產方式的核心技術具體方式是,首先在設計階段將住宅的各種構件拆分成標準部件,做到模具定型化,然后在工廠里用高精度模具預制加工生產,其中外墻板是將結構、保溫、裝飾一體化進行預制形成整體,養護成型后運到現場,采用大型吊裝機械將各種構件現場裝配,就位后再將構件之間的節點現澆連接成整體,形成完整的主體建筑結構。與傳統的建造方式相比,具有將現場施工轉移到工廠制作、將現場澆注變成現場裝配、將外墻現場分項施工變成為結構、保溫、裝飾一體化預制形成整體等三大突出特征。
葉明認為,推進住宅工業化需要建立起一整套行業標準體系。資料顯示,在國外住宅工業化歷程中,制定標準和技術認定是推行工業化的一個關鍵步驟。據透露,住宅工業化集成技術的一整套標準體系正在編寫之中,有望年內出臺。
推進住宅工業化有利于提升保障房質量
近日各地紛紛公布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2011年甘肅省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15.87萬套,三亞今年將再建4500套保障性住房,南京市今年在全面推進四大片區保障房建設的基礎上,還將啟動六個保障房新項目,總建筑規模約1000萬平方米……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保障房的建設為推進住宅工業化探索提供了一個良好契機。研究表明,大批量建設住宅是國外早期發展住宅工業化的主要需求之一,在歐洲住宅工業化技術真正得以運用和發展便是二戰后各國為了緩解大量住宅不足而進行的公共性質的住宅建設時期。有專家指出,我國住宅建設經過快速發展,居住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除了保障性住宅以外,商品化住宅批量建設的需求雖然存在,但卻不集中。
而住宅工業化水平的提高也將直接提升包括保障房在內的住宅的質量和品質。去年,北京大興區九棟保障性住房中,八棟被查出混凝土強度未達設計要求,其中六棟被勒令拆除重建,保障房的質量問題一度引起人們的擔憂,紛紛呼吁保障房質量不能打折扣。葉明認為,大力推進住宅工業化,加快生產方式的轉變,是保障住宅質量和品質的一個根本路徑。
他此前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就明確提出,當前我國正在大規模的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保障性住房主要是政府投資建設,具有戶型面積小、建筑設計簡單的特點,非常易于標準化和工業化生產,利用這個時機,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大力推行住宅建筑工業化,不僅能夠保證住房質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節能降耗,而且會加快促進我國住宅建筑工業化的發展和住宅產業現代化目標的實現。
目前,北京、上海、山東、江蘇、安徽、深圳等省市紛紛出臺了多項住宅產業化技術、經濟政策,積極有效地推進住宅產業化工作。仍以北京為例,去年年初,北京市專門制定了《關于推進本市住宅產業化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要大力推進住宅工業化建造方式,計劃在2009-2011年3年內,北京住宅產業化試點項目將會分別達到10萬平方米、50萬平方米和100萬平方米,并會從成熟的預制部品入手,綜合開發外墻、樓梯、陽臺板等預制部品,要求裝修一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