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9月23日是秋分,全國秋糧收成大局已定。記者從農業部獲悉:截至9月21日,全國秋糧已收獲2.47億畝,完成種植面積的21.3%。從各地田間測產和實打實收匯總情況看,秋糧豐收已成定局。據農業部農情調度,全年糧食總產有望邁上11000億斤的新臺階,實現連續八年增產,單產和總產將再創歷史新高。
這樣的成績著實來之不易。“七連增”的高起點,讓豐收的各種支撐力量繃得更緊;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嚴峻挑戰,讓糧食生產一次又一次面臨困境;國際糧價上漲、管理通脹預期任務加重、生產成本升高等重重壓力,更是讓今年的糧食生產難上加難。
面對困難之局,應對復雜之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各地區、各部門全力以赴,億萬農民辛勤耕耘,終于扭轉不利局面,奪取又一個豐收年。“十二五”開局之年,農業農村經濟的好形勢,為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管理好通脹預期、抑制物價過快上漲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面對復雜形勢,今年中央支農政策出臺之密、針對性之強、含金量之高超過往年,重農抓糧形成合力
“今年國家政策好,對農業補貼多,農民干勁更足了,只要肯賣力,莊稼沒有長不好的。”秋收時節,站在長勢喜人的稻田里,河南省原陽縣太平鎮水牛趙村農民趙俊海深有感觸地說,“俺家6口人36畝地今年領到了4000多元補貼,年初這筆錢可發揮了大作用,買水泵、柴油,兩天就把受旱的小麥澆了一遍。不但沒減產,每畝地還增產了100多斤。”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說,促進糧食生產,政策是關鍵。今年以來,面對穩產增產難度加大的復雜形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央領導同志多次深入一線檢查指導。在糧食生產的關鍵節點,國務院密集召開會議,及時制定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從年初出臺中央一號文件,到春季啟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出臺扶持糧食生產和抗旱澆麥的政策措施,其頻率之密、針對性之強、含金量之高遠遠超過了往年。
為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今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達到了9884.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4.8億元。對農民的“四補貼”更是增加到了1406億元,比去年增長180億元。其中,農資綜合直補的增幅超過了20%,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也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當北方冬麥區遭遇嚴重旱情時,中央財政在已有政策基礎上,又特別安排了129億元資金支持糧食生產和抗旱工作,對抗旱澆水、弱苗施肥給予補助。
在確保農民種得好的同時,國家又通過糧食收購托市,讓農民真正種田托底。為確保糧食價格處于合理水平,今年糧食最低收購價進一步提高。從新糧上市起,白小麥、紅小麥、混合麥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每斤0.95元、0.93元、0.93元,稻谷最低收購價水平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抓住主產區,就抓住了糧食穩定發展的大頭。今年為調動更多地方政府用心抓糧,中央財政拿出了924億元,幫助糧食主產區消化糧食政策性掛賬,同時,對于產糧大縣的獎勵資金也從去年的180億元,增加到了220億元。
政策“給力”,人心振奮。支農政策激發了農民種糧熱情,調動了政府抓糧積極性,各方形成了促進糧食發展的強大合力。據統計,全年糧食面積預計將達到16.6億畝,比去年增加1000萬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