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政府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入。2006年11月,教育部、財政部正式啟動了被稱為“高職211工程”的“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將安排2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100所左右的示范性高職院校。所有這些,都預示著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即將迎來欣欣向榮 的春天。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2007年,本刊把報道目標鎖定職業教育。
一個百分點就意味著每年增加20萬到30萬畢業生
來自教育部的消息說,從2004年開始,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已經連續4年保持穩定增長,平均每年增長一個百分點。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有關負責人算了一筆賬:這幾年,隨著高等教育結構的優化調整,高職畢業生人數占普通高校畢業生總人數的比例在不斷增加,從前幾年的近50%上升到如今的52%,2007年達到258萬人。從2004年到2007年,高職高專應屆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截至當年9月1日的統計數據)每年同比大約上升一個百分點,因為畢業生人數在增加,這一個百分點就意味著每年離校時高職畢業生就業的人數比上年同期增加20萬到30萬人。
而在一些地方,情況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據各省市的統計,2007年全國有10個省份的高職院校初次就業率超過了本科初次就業率水平,2006年這一數據是6個省份。
上技校也要“走關系”了
2007年,廣東一些重點技校錄取比例初中生達到了10∶1,高中生為4∶1,珠江三角洲某技校更破天荒收起了擇校費。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職業技術教研室主任陳蘇武發現,孩子上技校也要“走關系”了。據陳蘇武分析,就業形勢不斷看好是技校漸熱的主要原因。
據悉,廣東技校招生人數連續3年創新高,今年招生人數達到14.8萬人。“擇校費1.5萬元,還不一定能讀上。”這句話出自中山市高級技工學校負責人之口,多少令人感到不解。廣東省中山市高級技工學校副校長陳建輝介紹,該校今年計劃招收1300多人,報名的學生卻有近萬人。
統計數字表明,廣東技校近年來一直保持98%以上的高就業率。據調查,目前廣東技校畢業生就業一次推介率達100%,薪酬達到1200元/月以上。很多學生實習時工資就有800~1200元。家長對孩子上技校也從觀望轉變為大力支持。
“90后”中職學生自我評價樂觀
“上海市普教系統名校長名教師培養工程”上海商學院基地(職教)日前以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教師和校長為對象,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顯示,“90后”中職學生擇業成才觀正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雖然有八成被調查教師同意現在中職學校“差生多”的觀點,但學生的自我評價很樂觀,八成多學生學習目標明確,七成多學生對前途充滿信心,他們希望多些實習的機會,也更渴望能與老師多溝通。
調查顯示,絕大部分中職學生(83.7%)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選擇就業——“找個好工作”的學生最多,占50.41%;將學習目標定為“爭取上所好學校”的占33.29%。大部分中職學生對自己畢業以后的定位比較準確,67.68%的學生對自己畢業后當一名工人、營業員、出納員、報關員等從事一線操作性工作,表示很愿意。學生的自我評價相對比較樂觀:71.99%的學生對自己未來的前途“很有信心”和“有信心”。
多數人認為上技校比上大學更易找到工作
題客調查網做了一項名為“藍領、白領誰更辛苦?”的調查,2147名受調查者中,45.3%的人認為,上技校比上大學付出的辛苦和努力要少,40.9%的人認為技校畢業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你當初選擇上技校的原因是什么?”面對著此選項,除了有63.2%的調查者表示“我沒有上技校”之外,12.8%的人認為是由于“喜歡學習一門技術”,8.3%的人是因為“技校的就業前景樂觀”,99.60%的人認為是“技校學費低,家庭經濟條件差”,僅有4.9%的人認為是“技校分數低,容易考”。
問及藍領比白領更容易找到工作的原因,有47.8%的受調查者認為是由于藍領“有一技之長”,35.1%的人認為提供給藍領的“工作崗位多,需求量大”,12.5%的人認為是由于“藍領對崗位的期望值低”。
56.6%的高職生不愿做藍領,要當白領
中國青年報創業周刊在北京與浙江兩地高職院校中,針對應屆高職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56.6%的高職畢業生認為自己將來會成為白領,只有10.8%的人認為自己會成為藍領,還有32.6%的人表示不確定。
通過調查顯示,大多數應屆高職畢業生對自己工作第一年的收入有理性的分析,其中,54.2%的人預計第一年的平均月收入是1000~2000元,25.4%的人預計是 2000~3000元,預計在1000元以內和3000元以上的分別占10.8%和9.6%。看到這個調查結果,有評論者感嘆,“高職畢業生對工作的認識更加清晰,找工作也更加理性”。
“要有很高的工資待遇”、“能從工作中學到更多知識”,在擇業時最被高職畢業生看重,選擇其作為重要標準的分別占69.9%和68.7%,然后是“適合自己專業所學專長”(66.3%)、“工作符合自己的興趣”(66.2%)、“工作非常穩定”(63.9%),而“工作具有挑戰性”僅被33.7%的高職畢業生看重。
要給高職畢業生應有的名分和實惠
前不久,《求是》雜志刊發題為“迎接高等職業教育的春天”的署名文章。文章認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離不開高職教育的健康發展,“世界工廠”的誕生需要更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強力支撐。
作為文章作者之一的俞仲文建議,要給高職畢業生以應有的名分和實惠。就給“名”而言,各級政府應采取多種激勵措施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和聲望,形成全社會尊重技能型人才、崇尚技術和技藝的良好風尚,扭轉那種脫離社會實際需求、有礙民族昌盛的人才價值觀念;就給“利”而言,要通過大幅度提高技能型人才收入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進入高職院校學習。“政府和社會各界只有切實采取措施,保障職業教育的學生畢業后享有較高的待遇,我們的高等職業教育才會越來越受歡迎,蓬勃發展的春天才會真正來臨”。 (陶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