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馬海燕)實行59年的新中國高考制度因為“一考定終身”受到社會各界詬病;試點8年的自主招生,因為給高校“放權”曾經成為寄希望改變選拔標準單一的突破口。8年過去,自主招生卻面臨著不得不說的尷尬。
自主招生最初是為了讓高校尤其是重點大學招到適合本校風格個性鮮明的學生,特別是個別考分不夠錄取線卻因某方面才能卓異的偏才經常會被作為自主招生成績的佐證。然而,在某些地方自主招生卻走了樣,不僅沒能修正高考的弊端,還有另一種權力尋租的跡象。有人說,自主招生其實是為占據優勢教育資源的學生多了一條進大學的路,卻間接剝奪了更多只能依賴高考改變命運的寒門子弟進入大學的名額。
與此同時,近年香港一些大學在內地招生屢創新高;國外一些大學錄取的中國高中生人數也越來越多,有些重點中學甚至出現數量不少的優秀學生棄考,因為他們在高考前已拿到國外重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孟芊說,現在招生中遇到的困境就如同上世紀80年代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差距。湖南一位中學校長曾對他說:“耶魯大學選拔人的水平真高,半個小時的面試就把我們心目中最好的學生挑走了。”孟芊說,目前中國高校招生選拔體制和辦法上的差距迫切需要解決。
在內部傳統加分不能將天下英才盡入囊中、外部又有大學來競爭人才的情形下,2010年清華大學聯合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南京大學推出了五校聯考的新自主選拔模式。這一測試中,包括統一舉行的高校共同科目測試,以及各大學單獨舉行的個性科目測試和面試。這種測試方式將考試結果從單一成績變為多元評價,使考試水平大大提高,受到考生的好評同時,也得到了越來越多院校的認可。這種測試后,清華大學自主招生中有一半學生來自縣及縣以下中學。
“目前,我國有一些區域的基礎教育比較薄弱,這些地區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需克服的困難,遠遠超過發達地區的考生。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可能不會彈鋼琴,也沒有出國交流的機會,但是他們遠大的志向、陽光的心態、強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在綜合素質并不輸給任何優秀學生。”清華大學的招生工作總結中這樣充滿感情地寫道。
目前國家的招生政策向中西部省份傾斜,但給中西部省份增加名額的結果是,這些省份相對發達城市的孩子,獲得的機會遠高于其他地區的孩子,省域內的不均衡遠大于省域間。2010年甘肅甘南、青海玉樹等地區歷史上第一次有考生走入清華園。而這也是清華第一次前往生源地實地考察錄取的實考分不夠但綜合素質卓越的考生。
無論如何,自主招生還是要走下去。孟芊表示,清華今后不會采用簡單地給部分省份增加名額、降低錄取分數的方法,而將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針對“弱勢群體”的優秀學生試點自主招生,制定專門的標準和辦法,給這些學生更多脫穎而出的機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