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從人類發展歷史來看,空氣質量的變化總體上受后工業化財富積累過程的影響。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霧霾等空氣污染對民眾生活產生嚴重影響的情況并不少見。霧霾,是近代工業急速發展的并發癥,幾乎所有工業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面臨過類似問題,一些國家采取得當措施,有效控制了該問題的惡化趨勢,積累了一些可資借鑒的經驗。
第一,強有力的立法保障和切實執行必不可少。英國為了控制燃煤使用,保障空氣質量,先后通過并頒布《倫敦城法案》《清潔空氣法》《環境法》等;美國也有類似的立法及修正案,針對不同來源的空氣污染源排放制定了嚴格的標準;日本將空氣污染視為最重要的環境問題之一,也有針對性的法令,規定了地方自治體的環境保護職責,并賦予地方自治體制定條例的自主權;此外如德國的《德國排放控制法案》、墨西哥的《生態平衡與環境保護法》等法案也都針對污染排放制定了明確的空氣質量標準,明確了環境保護中各主體的職責。可以說,成功的空氣污染治理歷程實際上就是相關法規不斷完善的過程。
第二,嚴格監管措施的落實是空氣污染治理成功的關鍵所在。如上世紀70年代前后,伴隨家用汽車的普及,汽車尾氣排放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又一主要來源。針對這種變化,英國從1993年起下令要求所有在該國出售的新車都安裝催化轉化器以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并通過征收交通擁堵稅等經濟手段控制城市中心交通流量,嚴格限制尾氣超標車輛進入倫敦地區。墨西哥城也采取嚴格的機動車標準和運輸措施以解決空氣質量問題,具體行動包括使用無鉛汽油、減少柴油燃料中的硫排放、加強車輛保養和檢查、實施更為嚴格的駕駛限制等。日本的都道府縣也在交叉路口等交通量大的地點設置了廢氣濃度測試點,如發現該點廢棄濃度超標,站點工作人員可向都道府縣公安委員會提出限制交通的請求,禁止車輛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