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一發怎牽全身動?
北京嚴陣以待備戰重污染天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在10月8日17時發布了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 人民圖片網供圖
14次空氣重污染預警,接近80%的預警比例,在全國所有已經開展空氣重污染預警工作的城市中,北京的表現可圈可點。
在即將到來的冬天采暖季,北京市空氣重污染預警工作在實現預警比例接近80%的基礎之上,將如何自我突破?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日前走訪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夯實預案基礎
全面構建應急工作體系
翻開《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以下簡稱《應急預案》),從空氣重污染預警工作的組織機構、響應措施,到每個成員單位的具體職責、督查考核、社會監督等,記者看到了一個完整的預警響應方案。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和辦公室作為預警工作的指揮中樞,負責整個預警的發布解除、指揮調度和督導督查工作,由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和分管環保工作的副市長張工分別擔任總指揮和副總指揮。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環保局,北京市環保局局長陳添擔任辦公室主任,成為一個納入市政府應急體系的常態機構。成員單位包括各區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府及市委宣傳部等17個委辦局。
在具體工作中,如何確保各成員單位能夠密切協同、步調一致,嚴格按照《應急預案》要求落實相關責任?對此,北京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劉龑說,《應急預案》是一個總預案,在此基礎上,各成員單位按照《應急預案》要求,編制了空氣重污染應急分預案,進一步細化分解了任務措施。在組織《應急預案》演練和空氣重污染預警實戰中,除列入空氣重污染期間轄區停產、限產工業企業和停工工地名錄單位外,一些非限企業,甚至有些街道、社區都制定了應急分預案。
經過近一年的實戰檢驗和不斷完善,北京已建立起一個相對完備的集監測、會商、預警、應急指揮、應急響應和檢查督導等制度機制于一體的空氣重污染應急工作體系,在組織社會公眾科學應對、防范重污染天氣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強化政府主導
嚴格落實預案應對措施
劉龑說:“截至目前,全市共發布空氣重污染預警14次。縱觀工作歷程,有3個得益。一是得益于預案體系的建立,夯實了應急管理工作基礎;二是得益于與市環保監測中心、市氣象局等單位密切配合,建立了環保監測、環保氣象會商及預報機制,提高了預警啟動準確率;三是得益于‘政府主導、落實責任、分類指導、合力響應、監督檢查、信息報送、應急評估’應急預警工作模式的有力保障。”
2014年2月下旬,華北大片地區出現靜穩天氣,極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2月17日,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預測北京將于2月20日發生空氣重污染。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緊急會商,根據空氣質量實況和氣象條件,預判未來3天將持續重度污染水平。
2月19日22∶00,短短3個小時內,北京空氣中的PM2.5濃度迅速由19∶00的30微克/立方米攀升至120微克/立方米。之后,污染物繼續累積,濃度不斷升高。
2月20日上午,按照《應急預案》規定,經指揮部領導同意,全市啟動黃色預警應急。2月21日上午,空氣質量逐步轉差,指揮部辦公室及時與氣象等部門加密會商頻次,根據空氣質量監測實況和預報分析,預報2月21日~23日,北京市空氣質量將交替出現重度和嚴重污染。按照預案規定,經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批準,2月21日中午12時,將黃色預警級別提升至橙色預警級別,全市并啟動了應急預案“四停一沖”更為嚴格的應急措施。
全市啟動黃色預警應急響應后,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做好重污染應急工作高度重視,不間斷指揮調度。北京市市委書記郭金龍親自作出批示,明確要求嚴格落實應急預案,加大執法檢查和曝光力度。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強調“要有敏銳性、要有主動性、要有危機公關處理能力”,要求提高認識、落實責任、統籌協調、形成合力。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第一時間通過市應急值守系統,將北京首個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信息和預警啟動通知迅速發送至各成員單位。同時,利用廣播、電視、手機短信、官方微博、微信、手機APP等網絡、新媒體及報刊媒體、戶外大屏等傳播手段,向廣大市民發布預警提示,提醒市民做好健康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