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署名文章——《冷眼旁觀中國包袱沉重的銀行》(Rare Look at China's Burdened Banks),迅速引起大洋此岸的關注。
文章援引分析師的說法,指出中國銀行(3.43,0.01,0.29%)業的不良貸款額可能是官方數字的兩倍以上,并引述“權威人士”說法稱,去年10月赴香港上市的中國建設銀行(0939.HK),在上市前有意隱瞞高達30億美元的不良貸款。
對此消息,建行新聞發言人在第一時間予以澄清,稱其與事實不符。
記者從多方了解到,向《紐約時報》提供這個“驚人”消息的“知情者”,是現已被建行解除勞動合同的原風險管理部一資深顧問。據說該報這篇文章已經修改了差不多兩個月,其間該報記者采訪了近百位方方面面人士。盡管《紐約時報》在廣泛求證后也意識到消息來源有問題,并多次推遲報道發表時間,但最終不愿放棄。
記者瀏覽這篇報道發現,其中對所謂建行隱瞞不良資產的看法頗為“中立”,正反兩種說法都予以陳述,字里行間耐人尋味。
事情由來
據記者初步調查,該前顧問1960年代出生于我國江西省,1980年代后期赴美留學,獲博士學位,曾在美國的幾家金融機構工作過,現持有美國護照。
2003年開始,他曾跟國內多家金融機構聯系,希望回國求職。2004年4月,建行將其聘為建行風險管理部資深顧問。按照建行聘請海外歸國高級人才的有關規定,給予該顧問高達75萬元左右的年薪,雙方簽訂了為期四年的勞動合同。
然而,該顧問到任后的表現卻不如預期。知情人透露,在建行兩年多的時間內,該顧問有案可查的工作業績只在風險管理部等舉行過為數不多的幾次業務講座;他聲稱多次到分行調研,但沒有正式上報任何按規定應該提交的調研報告。在2005年業績考核時,該顧問被評為C級(相當于基本不稱職)。2006年6月28日,該顧問不辭而別;兩天后,他委托同事向單位遞交了一份醫院開出的建議休息三個月的病假條,但這張病假條的出具單位后經證實系子虛烏有。7月6日,建行依照國家法律和內部勞動管理方面的規定,與其解除了勞動合同,并按規定與其結清了工資。
據一位當年比較了解該顧問的人士透露,他在建行期間經常以講課為名到分行“巡視”。每到一處,總是自稱是張恩照(建行前董事長)的私人顧問,要求與分行一把手談話,并經常將講課改成調研和現場檢查?!八诜种C構調研時,常常是不看報表不看資料,多采取主觀判斷,夸大不良貸款指標,并指責建行聘請的外部審計機構。”
據查證,該顧問是為建行風險管理部服務的,既非行長或董事長的“私人顧問”,也不存在外電報道中所敘述的他向董事長直接報告的制度安排。
2005年8月開始,他多次以信函、電子郵件或短信等方式,聲稱掌握建行隱瞞不良貸款的情況,在建行即將公開上市前夕,要求建行高管層限期答復其提出的各種要求,包括要求聘其為建行CRO或者其他高管職位,年薪160萬以上,承擔他及其配偶的終身醫療費用,提供免稅的汽車、招待、住房物業、出國旅游費用等等;作為替代,建行也可以一次性給他一筆巨額補償后解除勞動關系。
該顧問提出如此要求的“底氣”在于,他認為建行有些分行高報了不良貸款的數字,并明確表示,如滿足其要求,他可以輕而易舉地為建行解決這些所謂的不良貸款問題;如果建行不答應,則將與美國銀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聯系,公布這些信息。
不過建行新聞發言人強調,該顧問并不如《紐約時報》所說是因為屢次反映不良貸款問題而遭解雇。
兩分行不良貸款“問題”
從《紐約時報》消息看,該顧問舉報建行隱瞞巨額不良貸款,主要“證據”是他認為北京、天津兩家分行的不良資產認定“有問題”。
據建行提供的資料顯示,該顧問剛來建行不久就對這兩家分行進行了調研,后于2004年7月提出存在隱瞞不良資產問題。當時建行管理層非常重視,并組織專門的調查組,對所反映的問題到現場進行逐項檢查,成員包括風險管理、審計、監察等部門。之后建行召開專門會議進行討論,該顧問本人也參加了會議,討論結果認為分類標準符合規定。會議記錄顯示,他本人當時并無不同意見。但他后來在一些郵件中又對前述兩個分行的貸款分類提出疑義,并指責部分分行人為提高或降低貸款分類標準。建行管理層及風險管理部門負責人對其提出的問題進行研究評估后,認為不具說服力。
“他在國外也沒有真正做過公司業務風險管理的工作。當時剛回國,對中國的國情、貸款五級分類的規定以及監管機構的規定可能都不熟悉,對建行的情況可能也還不了解,所以才對該行有關不良貸款的認定提出了錯誤的質疑?!币晃粚I人士分析說。
建行新聞發言人稱,該行對貸款質量的分類有嚴密的制度設計和嚴格的程序安排。在貸款分類中有些定性指標需要有關客戶經理和風險經理來判斷,而貸款質量管理是一個動態過程,影響因素非常復雜,所以并不存在一個簡單的絕對的標準,不同的人對某一筆貸款的分類結果有可能產生不同的看法。
建行鼓勵客戶經理和風險經理對貸款分類有不同看法,同時有一套完整的機制來解決對分類的不同看法,保證分類標準的正確執行。
對于外電報道中提及的建行與外部審計師在資產質量評估上的分歧,建行有關人員強調,分類結果最終都是以審計師確認的內容為準。
習慣性偏見?
或許是巧合,今年10月底前后,不僅是建行海外上市一周年,也是工商銀行(0398.HK)這一全球最大的IPO海外公開發行上市的時間;而《紐約時報》文章正式發表當日,正逢中國上市銀行股價大漲。
一位中國銀行業人士分析,《紐約時報》在已經比較充分地了解“報料人”提供的有關信息存在問題的情況下,對相關內容經過長達兩個月的反復修改,選擇這樣一個時刻發表文章,耐人尋味。
近年來,中國經濟、金融改革和發展所取得的成效,引起了西方社會的普遍關注。一年前,建設銀行在香港的成功上市,刷新了近5年多來世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的紀錄。今年以來,中行、工行相繼在香港及內地成功上市,特別是工商銀行(3.65,0.05,1.39%)的重磅發行,使香港IPO總發行值已經超過紐約,直逼倫敦,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上非常重要的融資平臺。該人士分析,當前,西方一些主流媒體仍然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金融改革的穩步推進抱有一定的成見和懷疑,不時發出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缺乏透明度”、“背負太多的不良貸款”等言論,認為中國的金融機構長期受不良貸款問題的困擾,不良貸款的數字可能大大被低估等。
建行認為,中國的銀行改革并沒有完結,沒有人否認銀行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建立了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及規范的內外部審計制度的銀行,有組織有計劃地隱瞞不良貸款沒有什么可能性,特別是在國家對國有銀行進行財務重組的時候,也沒有必要。中國銀行業之所以高價聘請國際知名審計師進行外部審計,就是要利用他們的專業能力來評估包括資產質量在內的財務數據,防止發生有意隱瞞的問題。任何一個金融機構都不可能向外部審計師隱瞞高達數十億美元計的不良貸款而不被發現。 (21世紀經濟報道 孫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