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網站專稿】從宣布重啟IPO到現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從小企業到規模適中企業再到大企業中國建筑,上市節奏如此之快,。
13日,中國建筑發布了A股招股書,將發行不超過120億股A股,融資規模將達426億元,相當于67個桂林三金,21個成渝高速,是2008年以來A股市場最大規模的IPO。
“從目前的市場氣氛判斷,監管者認為,市場已經逐步符合了發行大盤股的條件。”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宵在接受《中國企業家》記者采訪時說。
讓融資規模如此之大的企業在此時上市,很多投資者擔心是否會出現當年中石油上市造成的后果。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帶著為市場降溫的隱衷上市,上證指數也隨即見頂。13日,中國建筑發布招股說明書當日,投資者的擔心就反映在股市上,二級市場資金聞聲而逃,特別是午后一小時,股指出現加劇下滑之勢。
在經濟危機情況下,市場的敏感反應并非發生在中國建筑一家身上。信達證券分析師張孜表示,市場恐怕無法承受的是IPO的開閘,即使是小盤股IPO開閘也會對市場短期造成影響,如果是主板的大盤股影響會很大。
正因如此,監管機構把一家規模適中的企業——三金藥業作為重啟IPO后的首單,監管者穩定市場的目的顯而易見。
當桂林三金和萬馬電纜兩只新股掛牌后,首日即受到熱捧,兩只新股盤中漲幅一度達到開盤價的20%,曾雙雙被深交所警示性臨時停牌30分鐘。
新股遭到市場爆炒,表明隨著經濟的復蘇和投資者信心的不斷增強,此前曾被市場視為最大利空的新股發行上市變成了“稀缺資源”。兩只新股的瘋漲,也讓機構和理性投資者驚嘆:錢太多,人太瘋。
“發行大盤股會使市場偏熱的氣氛變得理性一些。”李大宵對《中國企業家》記者說道,“盡管實際效果可以給股市降溫,但監管部門的意圖并不一定如此。”
而著名經濟學家華生認為,中國建筑上市本身并不是專門為降溫,但節奏這么快,發了幾個小盤股、中盤股后緊接著發大盤股顯然有降溫的含義。
但李大宵認為,從目前的流動性、經濟復蘇的預期、供求關系以及政策的調控方向看,市場的未來走勢非常樂觀,雖然此次融資金額比此前大一些,但仍然不會改變大盤的趨勢,因為大量的資金在等著入市。 (魯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