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第二批創業板8家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交易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眼球。經本報仔細對比,第二批創業板公司與首批在估值、申購及首日交易方面出現明顯的差異。
據《證券日報》研究中心最新統計,第二批創業板上市首日走勢平穩,多數呈現高開低走態勢。8家公司首日漲幅均未超過70%,平均漲幅45.21%。其中上市新丁超圖軟件漲幅最大,全日上漲64.29%;同花順漲幅最小,收漲33.3%。而10月30日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上市時,平均漲幅達106.23%,有10只股票漲幅超過100%,當日漲幅冠軍為金亞科技,達209.73%,最小漲幅的南風股份也達到75.84%。
首日交易平均換手率明顯降低顯示出各方投資者的理性。據深交所統計數據顯示,首批28只股票首日平均換手率為88.88%,而第二批8只股票上市首日平均換手率僅為72.24%。顯然,第二批創業板公司與首批相比,首日被爆炒的局面已完全逆轉。這種逆轉的背后,不但顯示出各方投資者的理性,也與監管層的引導和治理密切有關。深交所在第二批創業板公司掛牌前夕“重拳打擊”短線大戶,給其他炒作賬戶起到了警示作用;另外,深交所正確引導投資者,強調高估值在相當程度上“透支”了對未來數年企業業績成長的信心。
第二批創業板公司上市首日后平均估值快速回歸,與首批上市時有明顯反差。據財匯信息統計數據,按三季度財務數據計算,第二批創業板公司上市首日收盤后平均市盈率為57.88倍;而首批創業板上市首日收盤后平均市盈率為65.68倍。可見,盡管第二批創業板發行市盈高于首批,但由于上市首日截然不同的表現,致使其估值快速回歸。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批創業板公司的質量被普遍認為不如第一批,甚至有業內人士直言,第二批公司中有6家公司不值得投資。正因為投資者的趨于理性,第二批創業板公司的高估值將在后市中得到不斷糾正。
此外,投資者結構出現新的變化:機構資金對第二批創業板公司紛紛退避,而普通投資者卻迎“高”而上。作為機構投資者代表的基金,在第二批創業板公司中平均每只股票的獲配金額為3500萬元,與首批相比下降5.4%;并且在申購中基金已傾向于網上申購,以減少申購鎖定期股價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而普通投資者卻未盡然,懷揣一種僥幸心理參與了這場打新。有投資者這樣驚嘆:“首批創業板市盈率太高,我們被嚇退了,但沒想到上市后漲幅可觀;第二批創業板,盡管股價高企但極有可能和首批一樣還會再瘋狂一把,所以我們放棄了中小板來專門申購創業板,沒想到讓我們失望了?!鄙罱凰嘘P人士對此表示,創業板以中小投資者參與為主,與其高風險特征不完全匹配,投資者炒新虧損面依然較大。
據記者觀察,監管層近日加大了對創業板風險的治理。證監會明確表示將繼續完善創業板發行和風險管理制度,深交所則重點監控各種異常交易行為??梢哉雇?,通過監管層一系列有效引導后,創業板投資者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這為今后的創業板良性發行和上市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