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內幕交易”成官員腐敗“新途”
與一級市場相比,二級市場更顯得“亂象叢生”。一直以來,由于制度的缺失,信息披露不完備,內幕交易和“老鼠倉”屢禁不止,成為證券市場揮之不去,“春風吹又生”的“毒瘤”。
比如高淳陶瓷重組的內幕交易。南京原經委主任劉寶春在參與重組江蘇高淳陶瓷期間,將未公開的信息通知其妻陳巧玲,非法獲利近750萬元。2010年6月29日,該案公開審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0年7月16日,中山公用原董事長譚慶中和原總經理鄭旭齡因涉嫌泄露內幕信息及內幕交易犯罪被批準逮捕。此前,時任中山市市長李啟紅涉嫌股票內幕交易被組織調查。據報道,李啟紅擔任市長后的第一把火,是重組中山公用集團。中山公用的股價在短期內漲幅高達300%。李啟紅事先把這一重要的內幕消息告知了她的親友。
實際上,無論是中山公用案、此前的高淳陶瓷,還是證監會已經公布查處的一些涉及國有資本重組的內幕交易案件,都顯示出地方政府、國有企業的資本運作程序與股市公開透明法則極易發生沖突和由此產生的監管難題。而在當前國企大重組受到鼓勵并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尚屬艱難且薄弱的防控措施務必在制度層面得以強化,以免其進一步沖擊股市的“三公”基石。
最近不少陽光私募基金經理也風聲鶴唳。據媒體報道,“監管部門在對原交銀施羅德投資部副總監鄭拓進行調查時發現,李旭利在交銀施羅德期間存在老鼠倉行為”。如果上述嫌疑被查實,這可能成為繼唐建、王黎敏、張野等之后,近年來第七起被查處的老鼠倉,而李旭利無論在級別、投資能力還是大眾名聲上都遠在其他6人之上。
【點評】
盡管監管層近年來加大了對內幕交易和老鼠倉的查處力度,證監會網站的頁眉上也赫然寫著“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此起彼伏的惡性事件,還是敲打著投資者“原本脆弱”的神經。相比較受賄,官員們通過“內幕交易”大發橫財具有更大的隱蔽性,這也是留給監管部門的新課題。而對于基金經理“老鼠倉”,“疏”比“堵”可能更有效。
海外大鱷涉嫌操縱中國股市
而作為市場的中介,投行以及證券從業人員,也屢屢把握不好自身的定位,對市場非理性行為推波助瀾,甚至參與其中,牟取暴利,職業道德盡失無遺。
今年7月份開始的牛市行情一度讓眾散戶“揚眉吐氣”,正當投資者憧憬著年底的“錢景”時,11月12日的“黑色星期五”終結了一切。一時間,市場風聲鶴唳,疑云驟起!不久,有媒體尋因發現,著名投行高盛當天向投資者群發賣出中國股票的郵件,此前不久,正是高盛發布了積極看好中國股市前景的策略報告。隨后,《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評論員文章,批評某國際投行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有操縱股指牟利之嫌,明眼人一看就是在說高盛。
【點評】
“高盛所干的巧合的事太多了,中國人民已經盯上你了。”就如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劉紀鵬所言。金融危機以來,高盛曾多次遭受英美日等國的指控,一邊發行復雜的金融產品,一邊做空大肆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