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保護下腹部的鉛圍裙
保護頭、頸部的防護服
缺乏保護易誘發癌癥 放射專家警告少兒絕對不宜胸透
目前,病人胸透時,基本是沒穿防護服的“裸照”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劉豐果實習生 張可可 通訊員 李巖 徐康勝
專題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黃立科
不久前召開的廣州市政協會議上,政協委員陳少華的發言讓在場委員都“心驚驚”:目前大部分醫院在給病人做X光檢查時都不提供防護服。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的研究表明,一座千萬人口的城市,每年約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光誘發癌癥、白血病或其他遺傳性疾病。
X射線檢查包括普通X光拍片、胸透、CT、CR、DR片等檢查。記者走訪了廣州多家大醫院,發現病人在醫院做X射線檢查時幾乎都是“裸檢”,個別醫院即使配備了防護服,也不會主動告知病人,因此使用率相當低。X射線檢查到底會不會致癌?目前普遍存在的“裸照”X光是不是意味街坊們因此致癌的發病率更高呢?
記者調查缺乏保護 病人大都“被裸照”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越秀區流花路的某大醫院,在二樓放射科一間為病人做牙齒透視檢查的放射室外,記者留意到醫生穿著綠色的防護服,在與放射室有一墻之隔的觀察室內,通過電腦屏幕為患者做透視檢查。醫生在圍墻的保護下都要全副武裝,患者卻沒有任何防護,還在醫生的要求下把胸部緊貼儀器接受檢查。醫生告訴記者,醫生不僅穿了防輻射的鉛服,同時為了避免X射線外泄造成的傷害,檢查室的墻壁、門、窗都是鉛材質的,“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防輻射”。
記者隨后走訪了天河區和海珠區幾家大醫院后發現,目前各家醫院進行X光和CT等X射線檢查時,患者都是“裸檢”,即使一些主打為外國患者看病的民營醫院也沒有配備防護服。
記者了解到,由于放射科的醫生長期和X射線打交道,不少醫生都有職業病。“我40來歲就滿頭華發。”某大醫院放射科的一位醫生告訴記者,因為X射線會破壞毛囊,不僅頭發會過早花白,他的同事還患有其他職業病,比如顯得蒼老、手部皮膚粗糙等。該院放射科主任歐陜興告訴記者,早期設備相對落后,每天下班后都會覺得渾身無力,近幾年隨著設備更新換代,不良反應才有所緩解,而且放射科醫生的白血病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一倍。
歐陜興告訴記者,國家衛生部1997年就明確規定,“對臨近照射的敏感器官和組織(如眼睛、甲狀腺、性腺等),應當進行屏蔽防護。”但遵照執行的醫院很少,即使個別醫院每年都會購置一批鉛服,使用率也很低。以某院為例,盡管每年都會購置一批成套的鉛服,但這些動輒上萬元一套的防護服使用率很低,“只有病人主動要求時我們才會提供,我們不會主動告訴病人我們備有防護服。這似乎是個行規。”據這位放射科的醫生介紹,因為很少有病人提出要求,一年到頭鉛服很少“露臉”。
“裸檢”胸透危害大
成人年檢勿超過1次
穿著防護服的醫生都有各種職業病甚至患癌的風險,那么時下在各大醫院盛行的“裸檢”對病人來說不是意味著更高的風險?
醫生隨意開單
病人枉“吃”射線
X射線檢查真的致癌嗎?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醫生們對此持不同的態度。
廣州軍區總院放射科主任歐陜興介紹說,“射線對人體確實有傷害,但也沒有必要太過于擔心。”歐陜興告訴記者,射線對身體的傷害取決于三個因素:時間、屏蔽、距離。當X射線檢查在兩米以外進行,傷害可以忽略不計;但對于在接受貼身檢查的病人來說,要避免傷害,最關鍵的就是屏蔽,常用的方法是給非檢查部位穿上防護服,例如保護性腺有鉛圍裙等,但遺憾的是目前各大醫院為病人的屏蔽措施幾乎為零;受照射時間的長短也直接影響到傷害的大小。
歐陜興告訴記者,關于做X射線檢查時給病人提供相關保護措施,在歐美發達國家確實做得相當規范,已經到了立法的層面:如果醫生不給病人穿防輻射服,就會被吊銷執照。
一位從事醫療放射防護幾十年的專家朱志新向記者介紹了放射檢查致癌的原理時說,胸透、X光、CT等放射性檢查,會造成部分機體細胞受損,這些受損細胞如果沒能自我修復(也可能是異常修復),就會殘存于機體里,像“定時炸彈”,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下,開始瘋狂復制,成為一個癌癥病灶。所以說放射檢查次數做得越多,誘發癌癥的概率就越大。
某院一位副院長表示,常規劑量的CT檢查頻繁使用,病人接受曝光量大會有潛在的致癌危險,因此應當嚴格掌握適應癥,一般頻率不宜超過一年一次。對于一些疾病的篩查,如早期肺癌可選用低劑量的CT檢查,病人接受輻射的量僅相當于拍X光片的一半,不影響檢查效果。
另一方面,武警醫院放射科的李龍主任則直接對政協委員陳少華所提的數字表示懷疑,在李龍看來由于放射致癌的病理過程是漫長的,一般要經過十年甚至幾十年才會出現,而癌癥的病因又是十分復雜的,包括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良嗜好、家庭遺傳背景、環境污染等,如果有病人在照CT或X光幾十年后出現癌癥,將無法確定他患病的原因是否與射線有關或者只與射線有關。不知道這個數字是怎么統計出來的。
采訪過程中,雖然不少專家對于X射線檢查致癌一說看法不一,但做X射線檢查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是共識。總之,醫生的一致觀點是對于X射線盡量少照,并且每年“吃”的射線總量有一定要求。
X射線檢查就像一把雙刃劍,雖然不少專家對于X射線檢查致癌一說看法不一,但做X射線檢查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是共識,只有將照射劑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然而現實的情況是,不少醫生只顧開單檢查,卻從不關心病人是否超過照射劑量,“根本原因一是經濟利益,再有就是國家的醫療體制存在一定問題。”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信息時報記者。
除了醫生開單過多造成病人多“吃”射線以外,目前醫院普遍存在的一些做法也讓放射科的專家們擔憂。
例如在做介入治療時,醫生和病人同在一個檢查室,醫生自己都會穿上整套的防護設備,包括頸部和頭部專用的。但病人卻沒有辦法做到全面防護。因為病人有時候要進行三百六十度旋轉,整個人都要暴露在射線下。而性腺、甲狀腺、乳腺等器官相對更需要保護,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照X射線可能影響生長發育,如果直接照射下腹部和性腺容易造成成年后不孕不育,小兒骨髓受照射后患白血病的危險性要比成人大。危重病人的檢查,如果病人自己站不穩或神智不清醫生往往會叫上陪護的家屬,而這個時候陪護人往往沒有防護服可穿,難免受到“連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