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美容師通過簡單按摩就能告知顧客身體健康狀況,馬教授認為這純屬無稽之談。因為中醫的“望聞問切”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中醫醫師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才能從觀察病人的皮膚顏色,身體外貌變化等來確定病因,“單憑按一下穴位,就說這里不通,那里不好,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只能說是他們騙錢的一種手段。”
馬教授還特別指出,中醫沒有“速成”這回事,都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才可以做到,現在社會上很多關于中醫養生保健、美容的說法和宣傳并不可信。
“全民養生”下的監管空白
記者調查中發現,對中醫美容特別推崇的主要是中年婦女,這個群體因為生活和工作壓力大,很多人身體屬于亞健康狀態,但又不知道怎樣改變,被各種美容養生理論一忽悠,特別容易掏錢,而且很快影響身邊的朋友,形成一個養生美容的圈子。
在“全民養生”的背景下,監管的空白無疑加劇了這種亂象。據了解,早在2005年,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曾聯合發出禁令,非醫療機構不得用“中醫”二字開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醫療活動。但是,禁令出臺后既未寫明相應的處罰規定,也沒有出臺相關細則,在執行上有難度,再加上長期以來一直沒有行業標準,才造成了目前“無法規范”的問題。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些美容院所進行的中醫美容和保健項目和我們無關,美容院是工商局批的,他們做什么我們管不了,因為它們不屬于醫療機構,這種行為也不屬于醫療行為。按照有關規定,中醫治療必須在醫療機構進行,由專業的醫師來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