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最后的“血寨”
一個靠“賣血”維持家庭開支的貴州苗寨的生活圖景
7月26日,貴州省貴定縣,潘德江站在巖腳寨小學門口等待拍照,他有點局促不安。他穿著10塊錢買來的解放鞋,挽著褲腿,舊襯衫上有汗漬和污垢。
“我窮成這樣,都不像個老師,還是別拍了……”潘德江說。
他是這所小學的校長。
另一名老師潘德祿建議把學校的五星紅旗拿出來,以使他們更像教師。于是,這所學校僅有的兩名老師一左一右展開旗幟。
烈陽下旗幟鮮紅如血。
數日前,兩名老師剛剛去血漿站“供漿”,各得款170元。當地人直呼供漿為“賣血”,這應是他們數年賣血生涯的最后一次。
7月31日之后,血漿站將關閉。
隨著血漿站關閉,潘德江可能再度出去打工。 “我現在一念之間,決定學校存亡。”
學歷最高的人
高中讀了半年的潘德江,迄今為止還保持著寨子里的最高學歷
39歲的潘德江迄今為止還是巖腳寨學歷最高的人。
巖腳寨因地處一堵巨巖之下而得名。現在寨子合并到森山村,成為一個自然村(大隊)。
隊長潘德洲介紹,這個苗族寨子建于明朝,迄今400多年了。全寨人都姓潘。
巖腳小學則建于民國年間,迄今也快百年。但小學從沒來過一位“正規”教師。
“太偏僻了,報酬也低,正規老師都不愿意來。”潘德江說。
古寨過去沒出過秀才,現在也沒出過一個大學生。
潘德江讀了半年高中,成績好但交不起一學期175元的學費,1990年輟學回家,成了巖腳小學的代課教師。從此保持著最高學歷。
教到1995年,工資最高漲到每月80元。“當時年輕,心花。”潘德江去廣東打工了。
在廣東打工6年。潘德江說有家工廠準備把他招為正式工。但他是獨子,父母年紀大了,按照苗寨傳統,他得回到父母身邊盡孝。
潘德江2001年回到巖腳寨,繼續當代課教師。工資依舊是每月80元。
這一年,第四個孩子出生。潘德江說,生完兩個孩子后,老婆唐淑芳結扎了,手術沒做好,后來超生了老三。2001年他又去結扎,還是手術失敗,生了老四。
鄉政府不管“手術意外”,罰款7000元。
此時,寨子里已經有幾十個人去龍里縣“賣血”。按照國家《單采血漿站管理辦法》,采漿實行區域管理,不得跨區采。巖腳寨劃在龍里縣。
唐淑芳也跟著大家去。
“當老師虧本。”潘德江說,到2009年,他多年打工的積蓄用光了,4個孩子也陸續上學。他也跟著老婆去賣血。
第一次賣血,在縣城碰到高中同學和老師。“他們有的當老板了,有的在縣政府當干部。”潘德江硬著脖子說,“來賣血”。
師友們都連忙說“好的,好的,沒什么”。大家很熱情,請他吃飯。
“當年我成績比他們好,現在混到賣血,我知道其實他們心里是看不起的。”從此去賣血,潘德江小心躲避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