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調查是了解中國的起點
●站在30年的節點上,新一代大學生從“體認”開始書寫“責任”
清華大學李強:《鄉村八記》
“青年一代深愛這片熱土”
“一位二年級的大學生如此關心農村,實屬難得。”2005年4月28日,溫家寶總理在給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范敬宜的回信中,這樣寫道。這位讓溫總理稱贊的大二學生,是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李強。那年冬天,他利用春節假期,回家鄉調查,形成長篇調查報告,一篇《鄉村八記》,引起強烈反響。
第一記“一戶農家的年收支明細賬”中,李強詳細記錄了一個農民家庭一年的收支情況,第二記“村里的明白人”中,李強訪談了村里的老支書,了解村民生活、教育等情況。“改革開放以來,村民的生活水平確實有提高,家家有電視,60%有電話,1/3有摩托車或是農用車”,同時“教育成本之高,已使大部分農家不堪重負”。
農業發展、縣城中學走訪、“青椒之鄉”見聞……這八記,涉及鄉村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調查深入,文字平實,更難得的是,文字中飽含著對土地、對父老鄉親那份厚重的情義。正如范敬宜所說,這是“肯沉下去了解中國”。
【感 言】
社會調查,可能是改革開放后出生的青年人深入了解中國的開始。我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會在深入社會后受到極大的震撼和教育,影響到我們日后人生發展的目標。 2008年的中國,發生了很多大事。我們青年一代深深地熱愛著腳下這片熱土,深深地為當今中國所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李 強
北大愛心社:留守兒童調查
“‘一角’的一角是開端”
“當你孤獨時,你最想誰?”“你覺得自己優點多還是缺點多?”……45道選擇題,41道問答題,2007年暑假,北京大學愛心社來到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東溝鄉班家灣村和龍一村,用一份調查問卷和一個深度訪談提綱,了解當地留守兒童的情況。
“孩子們和我們很親近,是朋友式的談心。”調查負責人李紅梅說。
“兩個月一次,一次2分鐘”、“一共打了8次電話”,有兩個孩子把和父母的聯系情況記得非常清楚,他們希望和在外的父母保持聯系。調查發現,在學習上,絕大多數被訪的留守孩子對學習都充滿主動性和積極性。留守兒童在獨立、勇敢、自信和感恩等方面,表現較好,而在人際關系、安全感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北大愛心社成立于1993年,是國內第一家由大學生自發組織的志愿服務類社團,現有社員1100余人,分兒童、助殘、校園、護老4個實踐部組,每周志愿活動固定在16—20個。
【感 言】
30年的改革開放,更新著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為這偉大成就而自豪。但要全面把握這個社會,還得冷靜地沉下去了解更多。也許,我們看到的只是真實社會的一角,我們理解的更是這“一角”的一角,但這畢竟是一個有益的開端。——李紅梅
復旦張興瑞:關注“夾心層”
“接受改變現狀的責任”
相對高收入階層,要承受更大購房壓力,同時又無法像低收入階層一樣享受住房保障政策,在一份名為《城市夾心層住房保障:路在何方?——基于上海青年白領的實證研究》的調查報告中,張興瑞這樣定義“夾心層”。
張興瑞是復旦大學產業經濟學系碩士研究生,2008年暑假,他通過對700多位35歲以下青年白領的調查,確定了青年白領基本住房需求資金總額、住房可支付能力,提出了白領住房支持的組合金融方案現狀及改進。
張興瑞的調查顯示,青年白領未來購房的期望總價為123萬元,購房年限為畢業后7年,購房金融缺口大約50萬元。
據介紹,目前該課題已獲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專家認可,研究成果將通過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送至相關部門。接下來,張興瑞將完成青年白領住房需求模型的建構與實證演算及檢驗。
【感 言】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想讓身邊的世界更美好,就必須先了解這個世界。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想法,促使我參與組織了5次農村調查、4次城市困難群眾調查。我信奉一句話:“人生最重要的選擇是:接受現狀,還是接受改變現狀的責任。” ——張興瑞
人大朱佩嫻:注目“戶籍新政”
“用自己的眼光看社會”
一次媒體事件,讓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的朱佩嫻,對家鄉的戶籍改革制度,產生了濃厚興趣,這就是2004年河南鄭州“戶籍新政叫停”。是什么導致這項措施在啟動第二年就不得不停止?戶籍改革方向何在?帶著這些問題,她回到家鄉。
通過走訪政府官員,朱佩嫻發現,“戶籍新政”推行的主要動力來源于鄭州市政府對城市發展的要求,但在對“城中村”燕莊村居民個別采訪和結構式訪問時,她發現居民對戶籍改革并非很熱心,而對戶口的需求也主要集中在子女教育、找工作等與切身利益相關的地方。“政策的內容沒有與民眾的需求協調、統一。”在調查報告中,她下結論說。
在此基礎上,朱佩嫻深入思考了戶籍制度改革的問題。“戶口應該是中性的。戶籍管理的主要職能是進行人口調查和統計,提供準確的人口信息。”她說,“驅除戶口附加值,打破城鄉藩籬,平衡各方利益應該是我們戶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
【感 言】
“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么,而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么。”“80后”幸運且幸福,“80后”也肩負著重任與希望,我們更愿用自己的眼光看社會。
我常與朋友分享一句話:“建功立業,處處要從實地著腳,少計功效,便成偽果;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虛處立基,稍慕聲聞,便落塵情。” ——朱佩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