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線:“羊腸小道”接入Internet
80年代末,全世界已經有許多國家和地區與國際互聯網進行了連接。美國借口政治原因,不對中國開放互聯網,但國內科學家們的努力并沒有停止。許多事件的發生和發展都預示著我們與互聯網越來越近了。
1989年10月,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范網絡(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NCFC)立項,由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共同承擔,目的建立一個連接三個單位之間的地區網絡。
從這一天開始,中國與互聯網的真正連接進入了倒計時。1993年12月,NCFC主干網工程完工?!昂軕c幸,我們堅持了TCP/IP的技術路線,沒有走彎路?!被叵肫甬敵酰砬迦A大學參與該項目總體組的吳建平教授充滿自豪。
網建好了,卻發現用處不大——“清華、北大和科學院又離得近,有時候發個Email還不如騎著自行車親自跑一趟省事?!庇腥巳绱苏{侃當時的NCFC的運行狀況。
“網都建了,總不能閑著不用吧?!敝袊茖W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研究員、NCFC項目的負責人之一錢華林說:“我們想和國外共享一些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這就需要一根線把NCFC連出去?!?/p>
在中國互聯網界,流傳著胡啟恒院士的一句話:“互聯網進入中國,不是八抬大轎抬進來的,而是從羊腸小道走進來的?!贝_實,想連上這根線沒有說的那么容易。
1992年6月,在日本神戶舉行的INET’92年會上,錢華林約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際聯網部負責人,第一次正式討論中國連入互聯網的問題。錢華林回憶:“當時美國不同意我們連入互聯網,擔心我們有什么軍事目的或政治目的。好在很多國外的科學家都幫助中國呼吁。最讓我感動的是美國某大學一位系主任,專程從家鄉趕到舊金山,陪著我們去找一些資深互聯網專家和管理方面的官員。”
終于,經過國內外多方努力,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過美國Sprint公司連入互聯網的64K國際專線開通,實現了與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真正擁有全功能互聯網的國家。
一張網:CERNET首先覆蓋全國
現在看來,1994年當為中國的互聯網元年。從那時開始,互聯網對于普通的中國人來說,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了。而被稱為我國互聯網“黃埔軍?!钡闹袊逃涂蒲杏嬎銠C網(CERNET),也是在這一年應運而生。
1994年春節剛過,正當世界第一代互聯網全面興盛之際,國家計委相關負責人找到當時的國家教委副主任韋鈺博士,借春節拜年的機會,探討了中國互聯網的建設大計,CERNET的建設提上了議事日程。
雷厲風行的韋鈺敏銳地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很快就召集6所在計算機學科優勢明顯的高校布置了工作,清華大學獲得了牽頭的機會。
吳建平就是這批年輕人中的領頭人,也就是這個時候,他獲得了人生發展中最重要的一次機會。吳建平自從80年代初就在清華投入網絡研究,是我國最早從事計算機網絡研究的學者之一。剛剛從加拿大回國不久,他就代表清華參與了中關村地區網建設,出任總體組專家。當時團隊中還有從美國回來的李星,從英國回來的張凌,年齡都是三十多歲。
“當時學校也很果斷,在相關老教授的支持與配合下,果斷地啟用了一批年輕人,尤其是熟悉互聯網,有留學背景的年輕人牽頭這一項目?!痹迦A大學常務副校長梁猷能教授想起這一段故事,仍然對當時的決策感到驕傲。
CERNET在這群年輕人的帶領下,迅速開始了建設的步伐。1994年6月,CERNET試驗網開通。1994年11月,國家緊急批復立項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示范工程。1995年,CERNET提前1年完成建設驗收。雖然當時的主干網速率只有64K專線,但它標志著覆蓋全國的第一個計算機互聯網真正建設起來了。
此后,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中國科技網、中國金橋信息網等其他全國骨干網也相繼開始建設并實現國際互聯。
1997年前后,國家批復的我國第一批互聯網科技攻關項目由CERNET牽頭進行,研究范圍包括網絡運行、網絡安全、路由器核心設備、中文搜索與編碼和協議測試技術等?!包S埔軍?!遍_始顯示它的作用——如今風靡中文互聯網的搜索引擎“百度”,就是最早脫胎于這批研究成果中的“北大天網”搜索技術;而高考網上錄取也是在當時開始小范圍探索,并成為今天互聯網在教育領域最為重大的應用。
發展初期,互聯網服務價格不菲,讓上網只能成為少數人的特權。但由于CERNET在當時為高校的老師與同學提供全免費的互聯網服務,中國第一批大規?;ヂ摼W用戶在高校誕生了。很多研究人員和高校學生,正是通過CERNET,比社會上提前了五到十年接觸到了先進的互聯網。
為了共同探索互聯網這一新鮮事物,從1994年開始,CERNET還組織了規模龐大的年度學術會議,專門探討互聯網建設中遇到的問題與挑戰,參加高校超過800所,為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與建設提供了最為緊缺的技術人才。
“無論是人才培養還是改變人們對網絡的觀念、認識等方面,CERNET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計算機專家汪成為院士如此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