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奏響幸福民生的時代強音
——專家解讀十八大報告中關于民生問題的重要論述
民生問題,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黨的十八大報告用了較大的篇幅闡述這個問題,奏響了幸福民生的時代最強音。
為了使讀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十八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題上的新思路、新舉措,記者采訪了國防大學教授羅永光,請他就十八大報告中有關民生問題的重要論述作一解讀。
描繪幸福民生的畫卷
羅永光:十八大報告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論述,濃墨重彩地描繪了一幅民生發展的幸福畫卷。報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還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實際上都貫穿著切實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這條主線,都以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為目標和歸宿。
十八大報告具體論述了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這五個與人民群眾關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現實問題,強調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這些令人鼓舞而又實實在在的舉措,彰顯出執政黨“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執政理念,以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民生訴求。
新舉措新部署具體實在
羅永光:十八大報告順應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民生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對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全面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目標、新舉措,可以說具體實在。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十八大報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之首,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學有所教”這個由圣賢孔子提出的美好理想,在報告中被賦予新的內涵。其一,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其二,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其三,要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從而“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十八大報告的表述中,“更高質量”成為亮眼的詞匯。更高質量的就業包含了人們勞動環境改善、勞動工資提高、勞動安全保障加強等因素。讓老百姓不僅有飯碗,還要端上好飯碗,工作生活更體面、更有尊嚴,這是黨中央的莊重承諾。
——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老百姓常說,“幸福不幸福,要看錢袋子”。十八大報告在居民收入增長上不僅提出了量化目標,而且還是倍增目標,這是首次。讓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把改革發展的“蛋糕”分好,十八大報告對此作了明確的部署,提出了“兩個同步”,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
——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社保猶如一把大傘,為十幾億中國人遮風擋雨。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社會保障全面覆蓋。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新目標,體現了執政黨的責任與擔當,也體現了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決心。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十八大報告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為衛生事業發展的根本目的,強調要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不僅進一步明確了深化醫改的目標,而且部署了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
公平正義是幸福民生基石
羅永光:“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盤點十八大報告,“公平”“共享”成為高頻詞。這是我們黨以人為本理念的進一步升華,也是黨將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的明確信號。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夯實幸福民生的基石。十八大報告提出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這些舉措,將使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