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制造業“回巢”(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發展門戶網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世界各國都在尋找迅速走出金融危機的解決方法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發達國家欲借“再工業化”重奪國際制造業競爭主導權,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以比中國更低的成本優勢,成為接納國際制造業轉移的新陣地,對中國制造業形成“前堵后追”之勢。面對這場大變局,中國制造業傳統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戰,如何構筑新比較優勢,如何實現整體價值鏈的升級將深刻影響著中國經濟的未來。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制造業開始出現積極發展勢頭,制造業就業崗位增加了40萬,這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制造業部門首次出現持續性就業增長。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隨著“美國制造”的成本優勢日益顯現,美國本土制造業將迎來一次新的發展機遇。大約10年前,美國開始外包器械、計算機等占美國制造業相當比例的諸多產品。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美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業資本輸出地,但隨著美國“再工業化”戰略的有序推進,美國的資本和技術流出將逐漸逆轉,可能由海外直接投資凈輸出國轉變為凈輸入國,這不僅會導致美國資本回流,而且其種種優勢和巨大的市場還會吸引全球資本,使得中國吸引全球制造業資本趨緩。
貿易摩擦將加劇中國制造業產品出口的競爭壓力。美國再工業化的目標是增加出口、平衡貿易,恢復制造業競爭力。一些曾經對美出口的中高端制造業產品對美出口已經受到影響。美國制造業回流以及“能源獨立”戰略使美國除石油之外的商品貿易逆差有所縮減。2013年美國貨物及服務貿易逆差為4715億美元,同比減少11.8%,貿易逆差占美國GDP的比重為2.8%,這一比重在2012年為3.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 張茉楠)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