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同時,我也很疑惑,這樣的規定可行性到底有多強?
法律常說殺人償命,可年年依舊有人飛蛾撲火,可以見很多規定條例最終的結局都是道德品行良好的人在執行。
這個道理放到大學生品行問題上也是同樣的,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女同學放浪形骸,到最后都豁出去愿意做二奶破壞他人家庭了,她就已經不在意世俗的譴責,條例的約束;你學校說要把她開除,最多只會讓她在行事時更加隱秘小心,讓人抓不住把柄,結果是規定根本沒任何杜絕的作用。這樣的行為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縱然這個社會世風日下,年輕人觀念出位,老一輩痛心疾首的同時為什么不進行個人反思?社會在進行價值觀傳播的時候有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成年人有沒有以身作則?一個巴掌拍不響,你們在指控一個女學生的同時,難道就沒有絲毫的責任?
對女大學生,
每個人都有獵奇心態
姜舒邁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留學生
在我的印象中,新聞一旦與女大學生沾邊就相當抓人眼球。比如,某些女大學生被包養的問題,坊間對此的傳聞似乎一直沒停止過。但稍稍靜下心想想,所有的傳言都是真的嗎?難道沒有夸張的程度?比如,網上流傳出的那份“上海女大學生包養價格表”顯示,上海高校女生的包養年生活費價格從2萬元到50萬元不等。這個數據誰來統計?誰來核實?誰保證,這不是一個人心懷鬼胎的人,坐在電腦面前,用僅僅半個小時,敲出的一張臆造的價格表?
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兩件了,長此以往,由極少數人代表的女大學生的形象就被固化了。對于這個“被妖魔化”的群體,每個人都有一種獵奇的心態,這種心態,帶領他們去探索、去夸張、去誤解、去責怪。
事實上,在我目所能及的范圍內,“二奶”、“第三者”是絕對不能代表女大學生的。我們也有很多即使家庭富裕也努力向上的學生,即使貧困也積極拼搏的學生,為什么媒體對此可以吝嗇到只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