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大陸架的爭奪越來越激烈,一些國家宣稱“為權利而戰”。“大陸架是寸土必爭的地方。爭的是什么,無非是油、氣和戰略資源,例如一些稀有的礦產資源。”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鐵剛在談到大陸架資源的時候這樣表示。
大陸架上的油、氣、礦產資源
7月,國際原油價格已超過每桶132美元,并有繼續上漲的趨勢,10年內石油價格上漲了10多倍。在這種情況下,增加石油的供給量無疑是緩解油價高漲的原因之一。而增加石油的供給量意味著尋找新的油田,而大陸架下潛藏的豐富石油資源,成為各國試圖延伸大陸架的最主要目標。
19世紀末,人們在海底發現了石油。在中、新生代,海底板塊和大陸板塊相擠壓,形成許多沉積盆地,在這些盆地形成了幾千米厚的沉積物,包括海洋中浮游生物的遺體和河流從陸地帶來的有機質。這些沉積物被泥沙埋藏于海底。伴隨著構造運動而發生的巖漿活動產生了大量熱能,使這些有機質加速轉化成石油,并在圈閉中聚集和保存,形成今日的海底油田。
世界海洋石油的絕大部分存在于大陸架上。關于海洋石油的儲藏量,由于勘探資料和計算方法的限制,得出的結論各不相同。據2007年英國石油公司(BP)能源統計,截至2006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儲量為12082億桶。而直到2005年,近海石油發現總量為4550億桶,占到了世界的1/3。在陸上石油勘探越來越難以發現大規模油田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目光投向了海洋。
對于國內石油資源日益枯竭的澳大利亞來說,能夠延伸大陸架具有戰略意義。據澳大利亞石油生產協會預測,到2015年,澳大利亞自產原油僅為每天32萬桶,而需求則達到110萬桶,這樣,政府每年將要支付大量資金以進口原油。為了保證澳大利亞的石油供應安全,必須尋找新的油田進行開采。在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裁決后,澳大利亞目前可以勘探的地區包括豪勛爵以東的地區、大澳大利亞灣及埃克斯茅斯深海高原等,這些地方都可能蘊藏石油。
引起各國激烈爭奪的北極也是由于其豐富的石油資源而成為周邊國家垂涎的目標。據地質學家估計,北極很可能是個“大油庫”,而俄羅斯要求延伸其大陸架的區域羅蒙諾索夫海嶺,至少蘊含著上百億噸石油。隨著全球變暖,北冰洋上的冰逐漸融化,石油開采將會變得越來越容易。因此,將可能蘊含石油的北極大陸架劃歸為自己擁有專屬開采權的范圍,刻不容緩。
天然氣則是另一個資源爭奪點。北冰洋五國這次在格陵蘭島的會議上,只就環境問題達成了共識。環保意識看來越來越深入人心,世界需求干凈能源的呼聲也逐漸高漲。從1990年中東的波斯灣危機開始,美國及主要石油消耗國家都在研發替代能源。天然氣正是滿足人們這一需求的最干凈能源之一,它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遠小于其他化石燃料,而且不含硫、粉塵和其他有害物質。在還未發現真正的替代能源之前,天然氣的需求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據美國能源情報署預測,1999年全球天然氣消耗量為84萬億立方英尺(約為2.4萬億立方米),到2020年全球天然氣消耗量為162萬億立方英尺(約為4.6萬億立方米)。
由于還待延伸的大陸架上的油氣資源現在仍處于未知中,我們可以根據目前大陸架上已發現和開采的天然氣數量,了解各國為什么對延伸大陸架這么感興趣。
據挪威國家石油理事會4月公布的數據,挪威大陸架2月份天然氣的產量為92億立方米,日產量為29.4萬桶天然氣液體。位于挪威大陸架的斯諾赫維特氣田在2月份由于技術難題被關閉了10天,因此這個產量并不代表著挪威大陸架天然氣產量的最高水平。據該理事會的初步統計,3月份挪威大陸架平均日產大約37.5萬桶天然氣液體。根據上面所列的全球天然氣消耗量,1999年全球天然氣日消耗量就已達65億立方米以上,雖然挪威政府沒有必要滿足全世界天然氣的消耗需求,但掌控更多的天然氣資源,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天然氣需求,無疑是王牌在手。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在北極大陸架的劃分上,即使面對的是美俄這樣的大國,挪威也決不讓步了。
除了最具有戰略意義的油和氣以外,大陸架上還不斷發現豐富的礦產資源。它們雖然并沒有像油、氣那樣經常引起爭端,卻也是一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納米比亞的鉆石、美國阿拉斯加的金礦以及西南亞的錫礦,都是在大陸架上找到的。李鐵剛告訴《環球》雜志記者,“目前對深海礦產資源的開發還處于前瞻性研究的狀態,但對大陸架的礦產資源開發,已經進入了實戰的狀態,技術比較成熟。一些金屬類資源,如錫、金,早已經成為各國開發的重點。”
控制海洋的新基石
18世紀,控制了海洋的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在地緣政治的舞臺上,海洋常常成為爭奪最激烈的地方:波斯灣、里海、北極……而對大陸架的占有,在今天也成為對海洋進行控制的一種重要方式。
以北極為例。據歐洲航天局公布的數據,全球變暖使北冰洋上的冰正在以每年3%的速度融化,不出10年,北極地區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通道”在夏季就可通航至少一個月。仍以這個速度計算,最快到2080年,北冰洋可能會完全沒有冰山的遮擋,整條航道完全貫通,航運、漁業和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將暢通無阻。這一航道將使現有的從亞洲到歐洲的行程縮短上萬公里,從歐洲開往亞洲的船只將不必遠走巴拿馬運河,而可能沿北冰洋海岸穿越白令海峽,既節省運費,也意味著重要的軍事意義。
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證明自己的大陸架已經延伸到北極。但從一些國家的申請和相關行為來看,已經能夠看出它們對該地區的興趣。而沒有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美國也不甘人后。美國至今徘徊于公約大門之外,并非是因為它沒有為成為其中一員而做出過努力,更不是甘愿始終做一個“門外漢”,而是因為在美國強大的保守勢力看來,接受這項國際契約弊大于利。當年里根政府為此提出的重要理由,一是公約中有關深海采礦權的條款不合美國利益,二是美國沒能在制定這項國際法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為了適應公約生效以來的新形勢,美國設置了多個專門機構,如成立了國家海洋委員會、總統海洋政策咨詢委員會和區域海洋委員會。此外,五角大樓還將多年前制定的“爭取海洋控制”戰略,演變為利用自身海上優勢,“通過海洋控制權,爭取陸地控制權”。俄羅斯插旗北極海底之后,美國不僅隨即出動“希利”號重型破冰船趕赴北極海域進行所謂“科學考察”,而且還準備投資上億美元,在維修舊有破冰船的同時,再打造兩艘專門用于極地航行的重型破冰船,其掌控北極的決心溢于言表。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已于去年10月31日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獲得批準,但是這與美國全面完成審批公約的法律程序還有不小的距離,更沒能中止美國決策集團關于是否接受這一國際法的辯論。有趣的是,在這種綿延多年的辯論中,反對者的觀點是,不加入公約可以繼續為所欲為;而擁護者的觀點是,加入公約可以將這項國際公法納入自己的主導之下。由此看來,美國是否成為公約的一員,最終的目的無非只有一個——將美國的利益最大化。
對于在北極的激烈爭奪,美國有媒體宣稱,“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在此爆發。不管這種可能性是否存在,占有大陸架,隨即占有其擁有的資源,就意味著控制了更大面積的海洋,就有可能更多地得到地緣政治中可能獲勝的籌碼。(樂艷娜)(《環球》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