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核心提示
今年6月,《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首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來審議,修訂草案中新增一條“常回家看看”,引起巨大關注和爭論。13日,由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共同發布新“24孝”行動標準讓這種討論更進一步。據統計,目前,我省平均每兩個老人中,就差不多有一位是空巢老人。
【數字】
近50%的老人守“空巢”
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副主任崔淑惠介紹,2012~2013年度,“心系老年—孝心工程”將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15個城市,免費發放孝心宣傳冊,宣傳新“24孝”行動標準的內涵、傳唱新“24孝”歌曲和童謠,倡導“新24孝”行動,號召全社會“敬老、愛老、助老、孝老”,使老年人得實惠、普受惠、長受惠。
河南省民政廳老齡處公布數據顯示:目前,我省有60歲以上老人1200萬人,空巢老人近50%,其中,有4萬多位老人住在養老院。這意味著,2個人中,差不多就有一位老人,因子女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離家后,需要守“空巢”。
【官員】
新24孝易懂易行 有創新
省民政廳老齡處處長田開勝說,新“24孝”行動標準,是根據社會現狀綜合研究之后出臺的,不強制實施,而是倡議性質。
與傳統的“24孝”相比,此次出爐的新“24孝”更簡潔易懂,朗朗上口,不僅包括“教父母學會上網”、“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等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的行動準則,還包括“支持單身父母再婚”、“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等觀念突破和對老年人的心理關懷。
“比如給父母打個電話、做個飯、看場電影,這些行動標準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體現了時代性,也有創新意義。”田開勝說,這些行動大家很容易做到,而在這個過程中也能體現出孝心,溫暖老人的心,也能促進社會和諧,家庭融合。
“新的‘24孝’可行性很高,里面的事情也很容易做到,孝敬父母,關鍵需要用心用情,其實量力而為,能做到一條就做一條,都能為自己最親近的人盡一份心。”田開勝說,我省每2年也會評選一次十大敬老楷模,給大家樹立敬老愛老的榜樣。
【專家】
新24孝有現實意義
對于新“24孝”的發布,河南大學教授、博導、中國神話協會副會長、中國地域文化協會副會長高友鵬表示歡迎和贊賞。
高友鵬說,新“24孝”發布后,社會上有一些不同聲音:指責其制定者為“老封建”的有之,指責其“畫蛇添足”的有之,指責政府推卸養老責任的有之。
“人人都會老,孝道既是對歷史和昨天的維護,也是對明天的保障。”高友鵬表示,進入近現代,中國備受欺辱的歷史讓公眾開始反思古代社會和文化,許多好的傳統一并被作為封建余孽推翻,二十四孝也受到了巨大沖擊。“這其中存在一個‘正本清源’和‘矯枉過正’的問題。”高友鵬提出,現在社會養老問題日益顯現,不少人有錢養情婦、以慈善為名撈名利,卻沒有錢和時間孝敬父母。因此,新“24孝”的出爐,有著毋庸置疑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高友鵬坦承,因為種種原因,當今國內的養老問題十分嚴峻。而新“24孝”并非法律,其作用以倡導為主,并不能完全解決一系列養老問題。不過,新“24孝”的出臺給政府的養老工作敲響了警鐘,希望相關政府部門引起重視,盡早出臺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 (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