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情況來看,中醫藥效果不錯,航天員情況不錯。”航天員首席醫監醫保醫生、航天員醫監醫保分系統主任設計師李勇枝博士說。
航天員在飛行期間服用中藥,這在中國業已完成的三次載人航天飛行中是頭一回,被眾多媒體稱為神舟飛船的“秘密武器”。而這些由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制的“秘密武器”,下一步將批量生產并民用。
中藥功不可沒
第一次在太空“亮相”的中藥有一個非常“中國”的名字——“太空養心丸”。與“神五”、“神六”航天員在執行飛行任務前后服用中藥不同,這一次,神七航天員在飛行過程中也按時“吃藥”。“太空養心丸”內含十幾味中藥,對提高心血管功能有顯著功效。這種中藥被做成藥丸包在米紙里,在太空中可以很方便地加水服用。
國外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航天員通常是在入軌72小時后出艙。神七飛行一共就3天,航天員出艙活動的時間段恰恰與空間運動病的高發期重合。出艙活動任務的復雜性,還帶來了另外兩大醫學難題——減壓病和體力、耐力的下降。
這三大空間病中的任何一個發作,后果都可能很嚴重。以空間運動病為例,受太空環境因素的影響,航天員可能出現失去方位感、頭暈、嘔吐、惡心等癥狀。出艙過程中,嘔吐物一旦堵塞艙外航天服的管道,可能把航天員置于非常危險的境地。
因此,3名航天員從飛行前8小時就開始服用中藥,在出艙前進行了針劑注射,飛行期間還喝了具有電解質補充功能的飲料和醫用糖鹽補充劑,以緩解疲勞。
與航天機理一致
“臨床要解決的是在正常的環境中人體發生的異常問題,而中醫是應對正常的人體在異常的環境中出現的問題。”李勇枝說,后者與航天條件下機體的適應機理是一致的。
李勇枝介紹說,空間運動病并不是真正的“生病”,而是空間失重環境引發的心血管功能失調、骨鹽丟失、紅細胞下降等反應,是健康人在不正常條件下的生理應激反應。航天員是很健康的群體,身體素質都十分優秀,不能把他們當成病人來治。
從1997年起,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探索用中醫藥的理論和方法解決航天醫學難題。據李勇枝介紹,科研人員們收集了中國航天員在地面模擬訓練和空間飛行時的生理數據以及國外航天員的一些生理數據,用中醫的理論和方法進行辯證分析,從而提出了載人航天飛行各階段的病機假說。在此基礎上,他們制定出中醫的治療原則,然后參照從古至今的有效方劑,組織出用于航天領域的方劑,并最終在神七飛行前研制出了成藥。
將惠及普通人
比利時的航天醫學專家曾用他們的設備,對“神六”飛行乘組任務前后的生理變化進行測定,并與缺乏中藥“保駕”的國外航天員進行了比較。他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短期航天飛行后,中國航天員的心血管自主神經功能變化情況與俄羅斯航天員、歐洲航天員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中國航天員的心血管自主神經功能在5天的短期太空飛行后,沒有明顯地受到重力變化的影響,心血管調整控制能力明顯優于經歷過同等飛行條件的俄羅斯及歐洲航天員。”
李勇枝說,中醫藥在航天醫學領域的應用有著廣闊的前景。“西方國家十分關注中國航天醫學的最新進展,俄羅斯、歐洲都在嘗試把中醫藥運用于航天醫學,比利時政府則優先資助航天醫學專家搞中醫藥研究。
同時,由于環境的部分相似性,航天中醫藥成果還將推廣至航海和航空,并進一步投入更廣闊的民用市場。這些成果在提高普通人群的免疫力,治療失眠和老年骨質疏松,讓現代都市人擺脫亞健康狀態等方面,都將發揮獨特作用。
“我們希望讓這個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走向國際。”李勇枝說。(據《瞭望東方周刊》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