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PK臺
專家:測試結果只能做參考
佛科院教授安文江表示,如果口水真能測出戀愛基因,家長和老師或者可以借助這種方法,測試學習成績突然下降學生的變化原因,但結果只能參考。早戀是一個綜合社會、心理、教育的問題,醫學只是輔助了解而不能作判斷的唯一依據。如果僅憑早戀基因,學校或者家長就對孩子重點關注,反而可能給孩子帶來壓力,不利孩子的心理成長。
家長:更想測樂觀基因
家住三水西南的馬女士的兒子今年17歲,正在三水某中學讀高一年級,馬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也曾在孩子的書包里發現過寫著“我多么多么喜歡你”的親昵小紙條,也曾發現孩子深夜還在給女生偷偷發短信。馬女士表示,如果透過孩子的口水就能把孩子的早戀弄得一清二楚,那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因此還是值得試試的。但另一名家長駱先生則說,如果基因檢測能夠發現孩子的樂觀基因,自己更愿意通過孩子的口水去做這樣的測試。
記者走訪了10名學生家長,其中有6成家長均表示“考慮考慮”,四成的家長明確表示“不會去做”。
老師:教育比檢測更重要
學生早戀一直是老師較為頭痛的問題,口水基因檢測早戀會不會成為老師手中的“秘密武器”?三水中學高一年級的黃老師和曾老師均表示,學生是否早戀,主要是透過日常的教育和觀察發現,只要對學生日常進行正確引導就可以了。“口水檢測”固然來得快,但就算通過檢測能夠發現孩子有早戀基因,也不能武斷地認為在日后就會真的發生早戀,把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較早地強加在孩子身上不適宜。
學生:朦朧感情是正常的事情
對于“口水測早戀”,大多數學生都表示懷疑。
三水健力寶中學讀初三的女同學阿欣說:“且不說早戀基因到底能不能測出來,即使提取口水檢驗后發現我有早戀傾向基因,又如何?難道把我關起來不與異性接觸?還是讓我吃藥治療?早戀,更多是受身邊環境,諸如學校,以及大眾傳媒的影響,早戀不一定只是學生本人的問題,只該由學生承擔,家庭、學校、乃至社會,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我覺得目前社會對早戀問題過分關注了,男女孩子到青春期萌發對異性的朦朧情感是正常的事情,不要把它妖魔化?!?/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