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諾威國際博覽會上的“云計算”模型。新華社記者羅歡歡攝
胡錦濤總書記在前不久舉行的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要抓住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的機遇,大力發展信息網絡科學技術。
“人云亦云云計算,霧里看花物聯網”,這副對聯形象地反映了公眾面對信息網絡新技術的困惑。那么,信息網絡新技術的內涵究竟是什么?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科技視野版從本期起推出系列報道,就云計算、新一代互聯網、物聯網等進行深入解讀,以饗讀者。
——編者
1
云計算:可隨時存取的數據信息銀行
讓每個終端都有無限的計算、存儲和整合資源的能力
記者:云計算的概念似乎到目前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云計算究竟是什么?
張亞勤:云計算還沒有一個官方的定義,有很多種表述。它主要倡導的模式是:聚合包括CPU、存儲、網絡在內的所有的硬件、軟件,以及數據與服務,建設規模龐大的數據與應用中心,讓個人和企業用戶可通過互聯網隨時訪問、分享、管理和使用相關資源。“云”可以是公有云,也可以是私有云。公有云是對外開放的系統,私有云是企業內部的IT系統。
有人把提供云計算服務的公司比喻成自來水公司、電力公司或者銀行,未來的計算資源像水和電那樣可隨時獲取,而自己的數據信息可以像在銀行儲蓄一樣存在云計算的服務器里。這個比喻雖然還不能100%的準確說明云計算,但是它已經是比較生動的了。
可以說,云計算是IT產業發展的趨勢,也是新一代互聯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神經中樞。從理論上講,云計算給了每個人都有無限的計算、存儲和整合資源的能力。
記者:雖然“云計算”這個概念不是很明確,但似乎只有“云”這個詞才能很形象地說明它的作用?
張亞勤:互聯網沒有邊界,或者說邊界不清晰,“云”是對此比較形象的表述。同時,云是分散、飄浮在上面,你可以想象這么一幅圖畫:整個天空飄浮著許多云,這些云都是一個個龐大的數據中心。當你需要任何服務的時候,可以通過自己的電腦去訪問這些云,獲得信息或者自己所需的資源。
實際上,你不要在乎“云”里面是什么東西,里面可能很復雜。云計算的特點就是把這個“復雜”放到“云”里面去了,把客戶端變得清晰簡單。比如軟件的升級,有了云計算以后用戶電腦里的軟件就不需要改動,改什么東西都在云里面完成。
記者:云計算會帶來什么樣的機遇?
張亞勤:一個專門研究互聯網的分析師,最近做了一個分析估計,他說“云”組成的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其發展的機遇或者市場規模,是目前桌面互聯網的兩倍。我個人認為他低估了這個潛力,5倍、10倍都很有可能。
云計算也帶給媒體很大的機遇。以視頻信息為例,視頻現在已經占到整個互聯網的80%,視頻的延時、質量和整個流量,對系統要求很高。所以,對視頻媒體而言,“云”是最好的一個架構。
此外,商業云已經出現,信息云、搜索、地圖、GPS定位都已經是主流。云計算還使用在醫療服務和政府服務領域。
我經常講,其實我們做IT的就是玩四個參數,通訊、存儲、計算、數據。這四個東西,我們要使其達到一個最好的動態均衡。然后,讓用戶用最少的錢,獲得最好的體驗。云計算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