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醫院“血荒”報道不時見諸報端,然而科學家們的最新研究表明:輸血所需要的血漿,未來可能可以在稻田里“種”出來。科學家成功改造水稻的基因,讓米粒能夠制造人體血液中的一種關鍵蛋白質,未來有望利用水稻為人類供應血清。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期的《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在醫院里,捐獻的血液會被分成三種成分,即紅血球、血小板和血漿。血漿的主要成分是一種被稱為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的蛋白質,主要用于供血給失血過多的傷者或病人。
人血清白蛋白大多數從血漿中提取,這種生產方式不僅受到血漿供應的限制,而且還具有攜帶病毒傳播的高風險性。
中國武漢大學、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和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的科學家聯手取得這項科研突破。經過改造的水稻能生產一種含有人類基因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可以用來治療燒傷的傷者,以及供血給失血過多的傷者。
科學家說,這種轉基因水稻將能為醫院提供大量及安全的人血清白蛋白。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代常說:“人血清白蛋白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全球對這種蛋白質的需求每年達到500多噸。轉基因水稻種子能以安全和經濟的非動物性方式,生產這種成分。”
研究小組也在研究改造水稻基因,生產類似胰島素的蛋白質。胰島素可治療糖尿病。英國布里斯托爾皇家醫院的心臟科醫生墨菲指出,這項研究突破有望對醫療供血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他說:“這是開創性的成果。不過,他們至今只在老鼠身上驗證了成果,真正的考驗是證明它對人類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