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產業誕生新產業鏈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迎來了發展的機遇,企業信息化建設也成為當務之急。然而動輒數萬甚至幾十萬的軟件投入讓不少中小企業頗為頭痛。近年來,在國外盛行一時的SaaS軟件租賃模式流傳到中國,不少軟件企業投身其中,中小企業可通過租用方式按需定制服務,從而減少了成本支出。然而這種在線軟件服務專賣店由于自身實力和國內中小企業對SaaS認知度不高的關系,發展仍然比較緩慢。于是一種軟件沃爾瑪的新商業營銷模式應運而生。
網上專賣店:服務在線銷售
什么是SaaS?作為舶來品的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的簡稱,它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件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用戶將不用購買軟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軟件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且無需對軟件進行維護,對于許多小型企業來說,采用SaaS服務模式可以節省大量用于購買IT產品、技術和維護運行的資金,且像打開自來水龍頭就能用水一樣,方便地利用信息化系統,從而大幅度降低了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門檻與風險。因而在國外發展迅速。
SaaS在中國興起于2004年。受Salesforce從一窮二白到5年內成功上市的鼓舞,中國眾多的系統集成商、獨立軟件開發商、管理軟件廠商紛紛走上了SaaS之路。然而,在國外正在蓬勃發展的SaaS在中國并沒有帶來他們預期的成功,很快,他們中的大部分不得不鎩羽而歸。“沒有接觸過SaaS的人不知道這是個技術門檻高、產品成熟周期長、客戶開發困難的累活,不做難以體會到它帶來的痛苦。對基于SaaS的產品架構不夠合理,市場推廣難度估計不足,不夠專注,沒有一套與SaaS模式相適應的銷售和分成模式,讓這些先行者都沒能挺過這段時期。”為數不多的“幸存者”——北京八百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智對此深有感觸。
據悉,在國內復制Salesforce模式的八百客,推出首個基于SaaS模式的成熟平臺和產品用了15個月,拿到第一筆訂單又花去了近半年時間。盡管2007年八百客的銷售業績比2006年增長了92%,在國內同類廠商中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了,然而還是中等規模企業的八百客,與已上市的Sales- force的差距顯而易見。
企業對SaaS認知度不高所造成的天文數字般的營銷成本更不是隨便哪個廠商可以承擔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新的SaaS市場參與者——整合上游軟件資源,進行在線運營的在線軟件運營服務商出現了。2007年誕生的阿里軟件就是其中之一。SaaS在中國的發展進入軟件沃爾瑪階段。
軟件沃爾瑪:軟件在線運營
成立之初的阿里軟件走的也是自己研發的道路,并開發出了阿里軟件外貿版、網店版等軟件。2008年1月,阿里軟件與微軟、思科等全球10家主流IT廠商結盟,建立亞洲首個“軟件互聯”平臺,走上了做“全球領先的在線軟件運營服務商”之路。
在“阿里軟件‘e網打進’廣州招商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巴巴軟件(上海)有限公司王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了以前做軟件和現在做平臺的不同:“做平臺與做軟件的區別在于,前者是開始難,后來就容易了,而做軟件是開始容易,到后面就會越來越難。”
做軟件互聯平臺,其實就是一個整合資源的過程,就是如何能把軟件開發商和客戶(中小企業)更快更好地連接起來,實現多贏的效果。
“國內有眾多軟件開發商,他們所面臨的問題不是產品不夠好,而是找不到用戶群體,阿里軟件互聯平臺能幫助眾多的軟件開發商找到客戶、實現盈利。”王濤表示,在1月16日阿里軟件互聯平臺發布當日,就有上百家軟件開發商進駐,今年會發展到200家。
在客戶資源方面,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子公司,阿里巴巴及淘寶4800萬的會員資源都是阿里軟件互聯平臺的潛在資源,當年雅虎旗下3721的渠道資源,也成為阿里軟件在全國拓疆開土的集團軍,目前阿里軟件招募到的渠道商已有上百家。
“我們做阿里軟件互聯平臺,至少三年是不賺錢的,現在投入很大。”據王濤介紹,目前阿里正在建數據中心(包括機戶、寬帶、機架)、客服中心,另外技術、品牌方面的投入也很大,“希望三五年后,提到阿里軟件,很多人都知道。” (西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