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在搜狐等國內知名網站和我市一些網站上,一個名為“中國古代的普通話,就是‘洛陽音’”的帖子引起了網民的熱議,河南網民對此反響尤其強烈。
這個帖子最初來源于《光明日報》一篇《中國古代的“普通話”》的報道。本報記者經多方努力,赴北京采訪了提出這一權威學術觀點的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 國權威古音大家鄭張尚芳。
鄭張尚芳認為:漢語起源于中原,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音;中華5000年文明史,4000多年里中國人都說“洛陽普通話”;“洛陽普通話”至今仍保留在京劇“韻白”中……
作為古代的“標準普通話”,皇帝、官員、知識分子等上層社會人士均以會說“洛陽話”為榮,認為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目前,世界上1/3的人使用的全球最大語種——漢語,最初就是起源于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的中原口音……
鄭張先生新書“一石激起千層浪”
鄭張尚芳先生今年75歲,浙江溫州人,中國社科院資深研究員,5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方言和音韻學研究。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丁邦新曾列出上世紀50年代以后海內外“中國古音八大家”,大陸學者只占兩位,一位是《漢語史稿》作者、漢語界“泰斗”王力先生,另一位就是鄭張尚芳先生。上世紀60年代,鄭張先生曾撰《 〈漢語史稿 > 語音部分商榷書》,對王力的上古語音系統提出諸多修改建議,受到王力先生的賞識與鼓勵,王力先生曾許諾:“如果你出書,我一定給你寫序言。”
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中,列出“上古音的52項不規則變化”,這成為中國古音研究的重大學術命題。這52個“謎團”,鄭張先生就破解了2/3,都寫入他2003年出版的力作《上古音系》中。該書附有古音字表,對18000個字的諧聲系統和上古音韻作了匯編。
在《上古音系》一書中,鄭張先生明確提出,從夏代開始,中國古代就有“普通話”,就是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音。此前只有已故語言學家、中山大學教授李新魁先生提出過相似看法,但他的研究只到商代。
近段時間,《光明日報》、《北京科技報》等報紙相繼以大篇幅報道了這一學術觀點,在國內外學術界和社會上,尤其是網絡上引起了很大反響。
經多方努力,本報記者終于和鄭張先生取得了聯系,4月23日,鄭張先生在北京的家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鄭張先生不愧是“古音大家”,這個晦澀難懂的古音研究學術成果,經他深入淺出地講述,變得活靈活現、妙趣橫生。
孔子“傳道授業”時,用的就是“洛陽普通話”
眾所周知,目前被廣泛使用的普通話,是以北方語言為基礎,以北京話為標準音,以普通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典范的漢民族共同語。
鄭張先生說,其實,自古以來中國就面對地域方言多、溝通困難的問題。但漢語也有“統一”的一面:從黑龍江到云南,早就能實現“無障礙溝通”,這是近世官話方言擴展的結果。你如果研究過歷史就會發現,在古代中國,官方辦公、朝廷奏對、會議會盟、讀書教學等都暢通無阻,這充分說明,中國早就有了民族通用的共同語言,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話”。
春秋時期,孔子興辦私學,門下有弟子三千。人們不禁要問:孔子究竟怎樣授課,才能讓來自全國各地的3000名弟子都能聽得懂呢?
《論語·述而》記載,孔子“詩、書、執禮,皆雅言也”。也就是說,孔子在講課時,使用的都是“雅言”。
鄭張先生說,在古代沒有“普通話”這個詞,但早就有類似的共同語言,只是各個朝代的叫法各不相同:夏、商時期叫“夏言”;西周、東周、秦、漢時期叫“雅言”(“雅”通“夏”);南北朝以后叫“正音”;明清才叫“官話”。
從學術上講,這4種古代“普通話”雖然叫法不同、相互并不完全一致,但有著明顯的繼承關系,即“雅言”來源于“夏言”,“正音”脫胎于“雅言”,“官話”則是“正音”的延續。
鄭張先生進一步解釋說,在中國古代,我們的語言系統有兩套:一套是官方的,古代的皇帝、大臣及上層知識分子,在辦公、外交、教書和交流時都使用古代“普通話”;在民間,不識字或識字不多的平民百姓則使用各地的方言、土話進行交流。
那么,在古代這種“普通話”是怎么形成的呢?
鄭張先生笑著說,“夏言”、“雅言”、“正音”、“官話”,其實指的都是“讀書音”。
所謂“讀書音”,就是學生跟老師學習漢字時使用的標準語音。學生從認字時起,老師教的都是這種讀音。為何“讀書音”能夠通行全國?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國古代的私塾、太學制度非常嚴格,學生必須一板一眼地學,一旦念書不“地道”,輕則被罰跪,重則挨板子,這使得各地“讀書音”雖稍有差別,相互通話卻沒有問題;二是“讀書音”是所有讀過書的人,也就是上層社會的通行語言,用“讀書音”說話,標志著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不會“讀書音”就意味著你“不夠檔次”。
當然,中國這么大,即使老師的板子打得再勤,時間長了,“讀書音”也可能受方言影響而出現偏差。
各地的“讀書音”出現不一致時,以哪里的“讀書音”為準呢?
鄭張先生認為,判斷各地“讀書音”對錯的標準,就是“洛陽讀書音”。
套用一下現在的說法,中國古代的“普通話”,是以中原語言為基礎,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音,利用所有讀過書的知識分子和上層人士,向全國乃至日本、韓國、越南等“漢語文化圈”傳播。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謂“洛陽讀書音”,并非古代的洛陽口語,也不同于今天的洛陽方言,而是洛陽太學里老師教學生時使用的“標準讀書音”。
“洛陽話”為何成為古代“普通話”的“唯一標準”
看到這里,你也許會問:中國這么大,朝代那么多,中國古代“普通話”選擇的標準音,為什么一定是“洛陽音”,而不是“西安音”或者“南京音”?
鄭張先生說,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漢語起源于中原地區,而洛陽是中原地區的核心。司馬遷在《史記》上說:“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指的是夏、商、周三代,其首都和主要活動區域都在洛陽或在洛陽周邊地區。
鄭張先生說,從民族起源上看,漢族的先民最初就是生活在豫西、晉南一代的“華夏族”,他們活動的中心地區就在洛陽一帶。漢語最初就誕生在中原地區,當然以“洛陽音”為標準音創造了漢字。有了漢字,華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就更快了。
由于漢族在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都體現出強大的實力,逐漸形成一種頗為強勢的文化,漢語也隨著漢族影響力的擴大,逐漸從中原地區擴展到全國各地并影響周邊國家。由于漢字作為漢語的載體,是夏、商時期在中原地區形成和成熟的,所以其讀音就反映了中原音。要學漢字就得學其讀音,于是形成了“讀書音”傳統。周代把殷商貴族集中于成周,向他們學漢語,因此就傳承了這個中原音傳統。
人們常說“洛陽居天下之中”,其實,古人眼中的洛陽絕不僅僅是指地理位置居中。中國是個尊崇祖先的民族,洛陽作為整個“漢語文化圈”發源地的核心區域,自然“居天地之正”,“洛陽音”當然為天下正統,各個朝代、各個地域的漢語語音,都要向“洛陽話”靠攏、看齊。
第二,歷朝歷代(清代后期除外)的皇帝、大臣、文人和整個上層社會都推崇“洛陽話”。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建都最早,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異常顯赫。從漢朝起,凡洛陽作為首都或陪都的朝代,洛陽城內太學的“讀書音”,自然而然地成為士族階層的標準音。
南北朝時期,盡管洛陽處在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但北魏孝文帝成為保護、推廣“洛陽普通話”的功臣,他毅然遷都洛陽,要求鮮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學漢語、穿漢服,不但進一步確認了“洛陽音”為標準音,而且直接影響了隋、唐的“正音”。
唐、宋時期,正式國都在西安或開封,為何“洛陽音”仍是“標準音”?鄭張先生舉了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史書記載,武則天時期,依靠告密在朝廷當官的侯思止讀書很少。一次,他在朝堂上跟其他大臣講話,說到“豬”字時,沒有按當時標準音即“洛陽讀書音”讀成“dyo(雕)”,卻按首都長安的音讀成“jyu(誅)”,鬧了笑話,被大臣當場恥笑了一番,武則天聽說這個故事后忍俊不禁,笑個不停。
這個小故事說明了兩點:其一,在中國古代的上層社會,在正規交際場合,如果你不說“洛陽音”或說“洛陽音”不標準,即使你用首都長安的“讀書音”說話,上層社會人士也會笑話你“不夠檔次”,這在特別講究身份、門第的古代,影響絕對不可忽視;其二,在中國古代(清朝后期除外),不管首都在不在洛陽,皇帝為了辦公、交流的需要,也必須學習并熟悉“洛陽普通話”,否則很難和以讀書人為主體的文官隊伍進行有效的溝通。
典籍證據:“中華音切,莫過東都”
洛陽網友“河洛正氣”問:從小就聽老人們說,洛陽方言明俗實雅,大有講究,但說“洛陽話”是古代“普通話”的標準音,到底有什么證據?
鄭張先生說:“我的觀點在各代的韻書和典籍中都有明確記載。南北朝長期分裂以后,在隋初統一時,顏之推等8人在長安討論讀書音標準的問題,談話的結果由陸法言編成著名韻書《切韻》。”
《切韻》一書序中說: “吳楚(特指讀書音,下同)則時傷輕淺,燕趙則多傷重濁,秦隴則去聲為入,梁益則平聲似去”,將包括都城長安在內的各地讀書音都抨擊了一遍。各地讀書音都不標準,那么,以哪里為準呢?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指明應以北朝的首都洛下(今洛陽)和南朝的首都金陵(今南京)為準,而金陵讀書音其實指的是南渡的北方讀書人,尤其是洛陽人的讀書音,而非土著的吳語。可見當時官方確定的讀書音,是以南渡前的“洛陽音”為標準音。
唐代后期,文人李涪根據當時變化了的音韻,指責《切韻》審定的標準音為“吳音”,但他仍說,“中華音切,莫過東都”,“東都”指的就是洛陽,仍推崇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
關于“洛陽讀書音”,《談選》中有更為明確的記載:宋代名臣寇準和大臣丁謂曾在“政事堂”討論“正音”問題,寇準說“西洛”(洛陽在開封以西,宋代以“西洛”特指洛陽)為“天下之中”,“洛陽話”應為標準音。丁說“不然,唯讀書人然后為正”。二人的意思綜合起來,就是洛陽方言不是標準音,只有“洛陽讀書音”才是“唯一標準”。請注意,他倆是在首都汴梁(今開封)討論此問題,卻并不拿開封話作標準音。
南宋時期,著名詩人陸游在談及“正音”的標準時,特別強調“中原唯洛陽得天地之中,語音最正”。(來源:洛陽新聞網;記者 程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