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三 沒有城市味道 “王安憶的小說太抽象”
中國的著名作家大多生活在物質條件優(yōu)厚的大城市中,而中國當代為數不多的城市小說,也引發(fā)了顧彬對當代作家的批評,“中國的當代作家,無論他在上海、在香港還是在北京,他們都寫不出中國城市的味道,他們寫的北京、上海,包括王安憶的作品在內,都非常抽象。”
究其原因,顧彬認為是中國作家的創(chuàng)作和生活脫節(jié)所致。他指出,包括王小波在內,一點都不了解生活是不少中國作家的“大錯誤”,“莫言也在北京住了二十多年,他把北京的風格寫出來了嗎?并沒有,他寫的是他的故鄉(xiāng)——山東高密。”
顧彬說,當代文學作品反映當代生活,是中國讀者的要求,“為什么中國讀者對當代文學這么失望?因為中國當代作家不敢面對生活具體的問題,他們看市場要什么就寫什么,所以不少作家寫的小說跟劇本一樣,他們希望有某個美國電影公司會把他們的破劇本拍成電影,他們希望據此出名、賺錢。”
問題四 脫離百姓生活 “除了劇本,阿城什么都不寫了”
雖然批評中國作家的小說寫得像劇本,但顧彬明確表示不反對作家寫劇本,“但我希望作家能夠早上五點半起床,先寫他自己的作品。”顧彬說,如果一個作家上午寫作品,下午帶孩子做飯,晚上八點以后寫劇本賺錢,完全沒有問題。“但我對阿城非常失望,除了劇本,他什么都不寫了,這是作家么?根本不是。他把文學賣出去了,文學應該是和作家本人的生命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顧彬也不能理解中國作家明明過著精英的生活,卻不愿承認自己是精英,還要偽裝成老百姓進行所謂的“底層寫作”,“把文學當成過好日子的手段或者游戲,而不是去表達自己真正的內心和生活,這是很有問題的。”被問及對國內當紅網絡作家安妮寶貝的看法,顧彬表示,“我不喜歡她的小說。有市場的東西,我都不喜歡。在德國,我從來不看暢銷書,暢銷書肯定不是好的。”
顧彬多次批判中國當代文學,這種姿態(tài)頗引起了中國作家和學者們的反感。在不同的場合,作家和學者們都表示了自己的態(tài)度。
陳平原:這不是學術判斷
北大教授陳平原曾稱,“顧彬對當代中國文學的批評不是一個學者對中國當代文學進行研究分析之后作出的學術判斷,而是一種大而化之的,憑感覺所說出來的話。因此,中國作家也沒有必要太在意。”陳平原稱,顧彬的觀點不是一個研究性的結論,一個真正的漢學家決不會這樣說。所以,當時顧彬說自己是一個作家,也寫小說、寫詩的時候,“我表示,如果你是作為一個作家這么發(fā)言的話,我可以理解。”
陳平原稱,顧彬對中國當代文學下了很多結論,如果是一個嚴肅認真的學者,在作出這些結論之前,必須收集大量材料,經過仔細的研究和分析之后,再作出判斷。“顧彬所采用的發(fā)言方式是媒體所樂意見到的,這件事情從一開始到現在就是娛樂化的。”
莫言:隨他去吧
顧彬不僅一次表示過自己不喜歡中國作家,對于莫言尤其“反感”,多次批判。記者撥通莫言電話時,莫言表示“隨他去吧”。作家北村表示,不能以懂外語來評判作家的寫作水平及其作品,懂外語未必就能讀懂外國文學,而不懂外語也可以通過譯作了解外國文學。“不過,我同意顧彬的某些判斷,中國當代文學確實不如現代文學。” |